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进口抗癌药迎“降价潮”,患者能省多少钱
        正文浏览次数:650
  2018/5/8 9:13:43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最近,进口抗癌药领域传来诸多利好: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自5月1日起,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对已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施政府集中谈价、采购以及对未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实行医保准入谈判;同时,财政部发文明确,自5月1日起,对进口抗癌药品,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组合拳”之下,究竟能让癌症患者受益几何?(摘编自《羊城晚报》《宁波晚报》《南风窗》《海南特区报》)
    算账:一个疗程药费节省千元以上
    家住海南海口市琼山区的符女士今年68岁,2015年底被确诊结肠癌。每隔3周,她都会在老伴的陪伴下,到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起初,符女士和家人接受医生的建议,进行常规手术和化疗。但化疗的剧烈反应让符女士痛苦不堪,术后肿瘤也没有完全消失。“后来医生告诉我,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我使用进口靶向药物治疗。”符女士说,当时她使用的进口靶向药物价格是一支(100毫克)5000多元,一个疗程需要3到4支的用量。“我的治疗方案是3周一个疗程,经过一段时间用药治疗,我有些支付不起这些进口的抗癌药物,所以就停药了。”
    去年,符女士去医院复查时,癌细胞已向肝脏转移。病情紧急,她咬牙继续接受了化疗加靶向药物的治疗方式。“为了让她的病情稳定下来,卖房子也得治。”符女士的老伴说,得知5月份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的消息后,他找人帮忙计算,按照之前国家进口药物的税率来算的话,一个疗程能省下约1000元。
    62岁的郑先生是一名肺癌晚期患者,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目前正在吃针对肺癌患者的口服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因该药物未纳入医保,一盒价格5万元左右,只够吃一个月。“我算了一下,5月份新政执行后,每个月能省近万元。”郑先生说。
    同样在等待新政带来降价实惠的还有56岁的肠癌患者王先生。“去年底我因便血查出晚期肠癌,错过了手术机会。做基因检测后,医生说有一种进口药对控制我的病情有效果,药物有很大几率能将肿瘤细胞‘杀死’,将来可能还有机会做手术。”王先生说,使用进口抗癌药治疗几个周期要花费十几万元,进口抗癌药零关税、降增值税后,药费可能会下降不少,他会考虑试一试使用进口药物治疗。
    业内人士预计,目前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5%,中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约占三分之一,约400亿元,零关税后可以减少中国肿瘤患者20亿元的开销。按目前国内肿瘤患者约430万人计算,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约500多元。如果再算上增值税从17%降至3%,平均能省下1300多元。
    心声:最关心的仍是进不进医保
    “救命药”降价的春天,似乎已经来了。不过,有医药专家表示,税费大幅下调,进口抗癌药的价格当然也会随之下降,但距离实际享受到降药价的利好,癌症患者还需等待两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来说,抗癌药具体降价多少还很难说,毕竟真正的“砍价”重点还得看医保部门的价格谈判。因为一盒进口抗癌药到达患者手中,除了税收,还要经过流通环节,而市场竞争、研发成本、知识专利保护等都会影响到药价。
    事实上,对大多数癌症患者来说,动辄上万元的部分抗癌药,还是要靠医保来解决问题。有媒体记者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出入院大厅,随机采访了15位患者,其中绝大多数人坦言,不管进口药还是国产药,相比降不降税而言,进不进医保、报销多少,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53岁的李金(化名),是浙江金华人,他8年前确诊肺癌,今年3月初癌症复发,接受了50天的放化疗。“靶向药吃不起,ALK抑制剂吃3个月送9个月,即使报了医保,一年下来自己还得掏六七万。最后我还是做了化疗,用的也是进口药,安素泰,9瓶,7137元,自己只要承担10%。”
    李金这次住院共花了7万元左右,除掉医保,自己付了4.4万元。和众多癌友一样,他的愿望,自然是治疗费、抗癌药能够再便宜一点,医保报的更多一些。他加入了不少抗癌微信群,“我记得,上一次群里沸腾,大家疯狂发红包,还是在今年的1月1日,浙江把奥希替尼、阿达木单抗等28种抗癌药品纳入浙江省大病医保”。
    难题:医保接轨医学研究前沿非易事
    事实上,从以往实践来看,医保谈判对进口药的降价作用更加直接。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39个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其中包括17个抗癌药品,如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从1个疗程2.45万元降至7600元,降幅达70%;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万珂,从1.36万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
    据初步统计,截至今年4月18日,这17种抗癌药品因降价节约资金41.7亿元,加上纳入医保目录后报销的部分,共为患者减轻药费负担62.4亿元。尽管如此,据“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课题研究显示,在经过医保报销之后,肿瘤患者接受诊断、治疗的平均总自付金额仍高达14万元,若是接受靶向治疗,平均总花费约为22万元——分别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75倍、2.7倍。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表示,随着新一轮的医保谈判启动,越来越多的进口抗癌药将以降低价格为前提进入到医保目录,参照以往的谈判结果,这样的降价幅度将更为可观。“减了5%的关税,又减了14%的增值税,再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进目录,一下子再减40%-60%,意味着病人可能只需要承担原有药价1/3左右的费用。”
    目前,纳入医保目录的抗癌西药有100多种,中成药近50种。当前抗癌药品的研发也在不断进步,每年都有多种抗癌新药面世。但医保目录跟紧医学研究前沿并非易事。根据国家人社部在其官网上发布的《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纳入医保的药品需经过严格筛选。由人社部牵头,财政部、卫计委等多个国家部委配合,联系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卫生领域的2万多人组成专家团队,经过评审、投票等多个环节,才能最终确定入选药品名单。
    纳入医保的药品还需符合临床必需、安全、疗效确切等要求。同时,对价格昂贵,按现有市场价纳入可能给医保基金带来风险的专利、独家药品,由国家出面与药企进行谈判。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在确定医保目录时,不仅要考虑患者的需求,还要衡量当前国家和各地区的医疗保险基金的承担能力。
    前景:国产药进口药互相倒逼
    “从临床来看,目前抗癌药中,化学药领域几乎所有的进口药,国内都有相应的仿制药,价格比原研的低40%-50%,不过,到了生物靶向药以及免疫治疗等更为高端的制药领域,基本都依靠进口药。”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首席专家罗荣城说。
    对患者而言,选择用药除了考虑适应症以外,也会考虑到性价比。“一旦进口药价格降下来,将鼓励更多患者优选进口药,国产仿制药则会面临较大冲击。”罗荣城认为,对不少抗癌化学仿制药企来说,急需通过临床数据以及一致性评价等方式,把质量与疗效提上去,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物靶向药领域,目前已经有部分抗癌药实现了国产,最热门的品种为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目前共有11家国内企业申报仿制。其中,齐鲁制药的伊瑞可作为吉非替尼的首仿药已经面世,每盒售价仅为1598元,比原研药便宜上千元。此外,由贝达药业所研发的埃克替尼,同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目前也已经进入到临床使用,价格也比吉非替尼要低。
    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北京鼎臣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同样表示,进口原研药降价会对国内的药企形成压力,一方面推动仿制药的竞争与淘汰,另一方面也倒逼国内药企加速研发与创新。“长远来看,只有中国的药品实现了自主研发、实现质量上的提升,才能对进口药形成替代作用,最终倒逼进口药降价。”史立臣说。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