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首批“以房养老”的老人过得还好吗
        正文浏览次数:604
  2018/5/9 10:32:13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15年3月,经保监会批复,国内某保险公司在广州、上海等地试点一款“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另外,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卖掉房子,住进一家养老社区。这两起事件让“以房养老”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事实上,我省在“以房养老”方面也有过尝试和探索。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老年人,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今后,以房养老是否会在省内大规模推广?

  杭州第一对“卖房养老”的夫妻——
  卖掉房子住进养老院,不后悔当初决定

  刘大伯,今年79岁,曾是杭州横河街道印刷厂工人,厂子很早就没了,老伴退休前是公交公司的职工。老两口以前的房子在劳动路孔庙旁边,房子面积20多平方米,后来拆迁安置到了香积寺路上的东新园,住着一套62.58平方米的房子。
  2012年,夫妻俩有了“卖房养老”的想法,通过一个委托人将房子出售。尽管中间出了一段波折(委托人将房子卖给了两个下家),但经各方协调,房子最终以110万元卖出。随后夫妻俩搬到了大学路新村的益寿养老院,一直住到现在。他们可能是杭州第一对彻底“卖房养老”的夫妻。
  几年来,老两口过得怎么样?近日,本报记者“益寿院”探望了两位老人。刘大伯的房间在二楼,朝南,一室一卫,20平方米左右,虽然是老房子,但打扫得干净。
  “住了这么久,已经把这里当自己家了。”刘大伯说。他和老伴每天的生活十分简单规律:上午一起去公园晨练,然后回养老院食堂吃早饭,午休后,看报纸或者和邻居们聊天打麻将,吃完晚饭继续锻炼一小时,然后休息。这样的生活,一直是夫妻俩晚年向往的,也是他们当初“卖房养老”的初衷。
  说起当初为何要“卖房养老”,刘大伯说,老伴退休后身体一直不太好,有次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儿女工作忙,我年纪大了,跑来跑去照顾她也吃不消,想想还不如卖了房子住到养老院里。”
  听说要把房子卖掉,儿子和女儿投了“否决票”,不过,他们并没能改变老人的决定。刘大伯心里有一笔账:在养老院每人每月的费用1900元,由三部分组成(伙食费500元+护理费500元+住宿费900元),这么算下来,一年要交给养老院4万多元。
  有了卖房子的钱,再加上养老金,支付养老院的费用绰绰有余,剩下的钱可以作为老人大病小病的“应急金”。“这么一来,我们既不用麻烦子女,自己过得也舒服。”刘大伯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

  湖滨街道推出四种“以房养老”模式
  试行数年来,仅5位老人真正“兑现”

  其实,早在刘大伯之前,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也围绕着“房子”有过类似尝试。在2008年6月,湖滨街道推出了租房增收养老、售房预支养老、退房补贴养老、换房差价养老四种模式,将老人的住房或出租或售卖或退换,所得资金全部用于补贴老人生活和入住敬老院费用。
  湖滨街道主要试点的是“退房补贴养老”,即将住不成套直管公房的老人的房子退还给房管部门,房管部门参照市场价予以补助,供老人入住敬老院。
  “我们街道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9000人,占总人口的29.9%,是杭州最‘老’的一个街道。”湖滨街道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科长余丽丽说,当初推出四种“以房养老”是为了解决独居孤寡老人和“三无老人”,即身边没有子女,没有亲戚也没有任何收入者的养老难题。
  不过,这四种“以房养老”的模式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火爆。
  余丽丽说,曾有8位老人表示愿意接受“以房养老”,但最终只有5人真正“兑现”。而且老人们的房子均为“公房”,最终他们全部选择了“退房补贴养老”的模式,房子交还给房管部门,由街道安排他们住进公办养老院。在那之后,四种“以房养老”的模式就没有再继续推开。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在试点城市热推半年多受冷遇我省暂不实施“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除个人、政府“品尝”过各种形式的“以房养老”外,此前,经保监会批准,国内某家保险机构推出了一种新模式——“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简单来说,“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就是老人把已经还清贷款的产权房抵押给保险公司,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房产价值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保险公司根据不同房价、不同老人的不同年龄、对房屋预期增值的不同等因素测算出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年金,老人在世时,拥有对房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老人过世以后,房子归保险机构所有。
  那么,房子抵押给了保险机构,老人到底能拿到多少钱呢?
  根据该保险机构产品费率表,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套100万元的房产为例,投保人年龄为60岁的男性,在扣除相关费用后,投保人月度领到手的基本养老保险金额为2514元。
  不过,保险机构每月支付的养老金是固定的,不会随着通胀或紧缩调整。早在2006年,省内某银行也曾试图推广类似的养老模式,但由于产品、政策等方面未完善,最终不了了之。
  目前,“以房养老”保险同样遇冷。“以房养老”保险为什么会遇冷?
  “无论这种保险有哪些形式,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老人的房子归保险机构所有,这对很多老年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省老龄委的一位负责人说。
  此外,在他看来,推广这类“以房养老”保险还有很多难点。首先,在对房子进行价值评估时,如何能做到真正的透明公正,兼顾投保老人和商业机构的利益。其次,由于老年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是固定的,如果发生通胀怎么办?如果房产升值,这部分收益老年人如何享受到?
  “因此,‘以房养老’保险还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所以我省暂时还没有开始实施,今后是否会进行探索,可能还要等到相关政策出台。”省老龄委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