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新华社电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本报5月14日一版曾作报道)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人社部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重点简化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等异地业务的办理流程,全力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
老人身心俱疲
老人白启永被抬上三楼办社保认证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当地要求人社部门整改,设在三楼的办事窗口被搬到一层,同时明确对行动不便及高龄等特殊对象的资格认证,将安排专人上门采集信息。
社保年审认证被称为生存认证,是证明退休人员健在。一般每年一次,如果逾期未认证,就将被暂停发放养老金。
白启永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一些地方,有的退休老人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在天津养老的外地退休老人许国荣说,他退休后,每年都要证明一次自己还活着,很麻烦。首先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取表,然后到居委会和街道盖章,盖好章要送到取表地点,整个过程最快也要两到三天。
有的地区要求本人到现场进行年审,这让很多在外地居住的老人倍感折腾。内蒙古退休老人王伟跟着女儿在江苏生活,为完成年审,他去年往返跨越半个中国回内蒙古老家。 “真害怕以后老了,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 ”王伟说。
责任不应推诿
一些退休老人和业内人士认为,生存认证是必要的,但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防范养老金冒领风险,重点应是政府如何通过高效、便捷的方法采集到真实信息,并通过信息披露防范假信息,最后配套提高冒领者的违规违法成本,而不是把证明真实性的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
此外,一些基层政府的衙门作风亟待改进。少数基层办事机构高高在上,态度傲慢冷漠,对老人排长队、身体不适等情况视而不见。有地方甚至要求行动不便的老人,必须手拿当天报纸举在胸前拍照,以证明还活着。
各地开展探索
采访发现,针对生存认证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探索。目前,生存认证已从本人到养老金领取地现场认证,拓展到异地协查认证、社保专干上门、网络识别认证等多种方式,方便异地居住老人、高龄老人完成社保年审。此外,部分地区探索简化甚至取消生存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