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年医疗“独立自主”还要迈过哪些坎
        正文浏览次数:545
  2018/7/3 10:04:38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长期被边缘化的老年医学,最近似乎热了起来。6月28日,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浙江省老年医疗中心正式投入运营;6月26日,深圳市人民医院正式引入北京医院王建业教授老年医学团队;而在今年5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医院成立。不过,热潮之下,老年医疗服务却仍存不少尴尬。(摘编自《科学时报》《健康时报》《光明日报》)
    老人看病像“盲人摸象”
    “老年人看个病可真难!”72岁的刘女士是北京海淀区的一位“老漂族”,老家在安徽。去年年末,她因为头痛,在离家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跑了四趟,做了各种检查,病还没确诊,她又在从医院出来的路上摔了一跤,导致腿部胫骨骨折。
    对于老年人的看病难题,北京老年医院院长陈铮深有感触。“老人看病,就像盲人摸象,心脏科看心脏,呼吸科看呼吸,对老人来讲,疾病却都是相互缠绕的,需要从全人和功能角度评估老人状态。”陈铮说,老年医学与普通内科学有本质区别,一般人看病是要把病治好,老年医学更多关注老人的共病、生活质量和功能,包括预防、康复、长期失能后的照护到临终关怀,这一点,很多专科医生和卫生行政人员却不是很了解。
    “老人一个科一个科去看病非常辛苦、效果也不好,老人疾病应该是综合评估后治理,科室设置要以综合症状来定。”北京隆福医院院长卢艳丽亦指出,老年人一体多病,需要连续的医疗服务,普通综合医院并不适合。
    不过,面对2.41亿老年人的巨大医疗需求,专业的老年医疗服务却严重供给不足。截至2017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级以上老年病医院总共仅124个,其中民营24个,三级医院2家。而全国1500多家三级医院只有不足150家(不到10%)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并且很多是干部保健性质,不面向社会人群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形成老年病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科的建设模式。以北京隆福医院为例,该院早在2001年就成为北京首批老年医院之一,遗憾的是,从发牌至今已经17年,在国家医院管理分类标准里一直没有设置“老年医院”一项,隆福医院至今没拿到分类机构的正式执照。
    老年医学存在几大痛点
    一些业内人士则指出,不少非营利性老年医院因为生存状态堪忧,甚至“羞于”挂老年医院招牌。个中原因在于,老年人住院时间长、护理工作量大、花费多,与年轻患者相比,医院实际付出医疗费较高、床位周转时间太长,医保报销却“一视同仁”,长期以来也没有政府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挂得不甘心、不情愿。
    事实上,老年医学在医卫领域的地位也一度被弱化。比如,2007年,北京就有很多医院取消了老年病区;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就把老年医学列在临床医学内科学(二级学科)下属亚专科(三级学科)。另外,我国也尚无国家级老年医学高校教育教材体系,缺乏系统培养机制和标准。目前我国培养老年专业医生仅一所三类学院(成都医学院),仅个别医学院在4年级开设老年医学选修课。
    为此,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等42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提高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地位”的第2187号(医疗体育类247号)建议。当年8月,原国家卫计委对2187号建议做出三点答复,包括在高等医学院校和中等职业医疗卫生学校增设老年医学专业学位、修改《住院医师规培方案》中老年医学为二级学科、建立国家级老年医学专科医疗机构建设模式等。这是国家部委对老年医学和老年医院首次给予正式回应。
    关键是解决标准问题
    尽管政策层面已有推动的迹象,但现实的桎梏仍在。北京医院院长、新设立的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教授此前透露,2016年初,受原国家卫计委委托,他带领全国老年医学专家起草了县级老年病医院建设标准,但后来中途搁浅,一直也没实施下来。专家们分歧焦点在于,国家已规定每个县必须有中医医院、传染病、妇幼保健和精神病医院,是否还有必要再设立老年医院。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也曾提出“增设老年病区科室,改造老年医院”的建议,希望三甲医院增设“老年病区”科室,选择部分大城市二级医院改造成老年医院,既可以解决病人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最大程度缓解医疗资源。
    陈铮认为,老年医学内容、性质和范围与普通内科有区别。目前解决我国老年医院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是老年医院标准,国家应早日出台老年医院和老年专科的建设标准,至少要在老年急症、康复、安宁疗护方面有所突破;第二是医保支付,老年医学和临终关怀并非增加支付支出,相反,国内外很多文献已证实,老年医学和临终关怀管理到位、支付体系理顺后,医疗支付费用将会下降。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