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共学养老社区”长啥样
正文浏览次数:752
全国首个共学养老社区研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建德召开,来自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社区学习共同体”养老模式。当地的罗桐社区此前获得“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的牌子,成为全国首个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个什么东西?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汪国新是“共学养老”概念的提出者,在他看来,社区居民抱团学习才能真正减少老人的无聊和空虚感,从而更积极地养老。在罗桐社区,组建了婚姻家庭咨询室、“妈妈学堂”手工馆、健美文艺社、墨香书画社、幸福合唱团、美娘食府等17个学习共同体。社区退休居民施淑敏经过声乐学习,获得葫芦丝高级教师证和优秀演奏者证书,50多名队员现在都以她为榜样,一起抱团学习互助养老。
在社区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几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很多居民不愿学或被动地学,在不少地方甚至出现开办讲座、课堂,都必须由主办方发给上课者几十元的听课费或者小礼品,才会有人听讲。可在共学养老社区,学习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汪国新表示,在共学养老社区,推出了成人学习的“学分银行”,可以把零散的学习转化为学历积分,学分可以抵学习经费,最终这些学分可零存整取换取学历文凭,相当于给了老人极大认可。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