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为随迁老人建档定制活动
        正文浏览次数:780
  2018/7/27 9:37:02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二孩时代,随迁老人“松绑”的日子遥遥无期。因为语言、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使随迁老人与随迁地生活产生隔阂,成为城市社区中的“隐形人”。如何引导随迁老人成为“新市民”甚至“本地人”,有些地方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北京房山区,很多社区发起了“结伴同行不寂寞”的融合项目。辖区的社区为每位随迁老人建立了档案,让他们不再是没人问津的“隐形人”。档案清晰记录着老人们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和精神需求,比如老人希望参加什么类型的活动,性格是宅还是活泼好动,想学习什么新知识和技能。
    在档案梳理工作完成后,社区几乎隔天就开展活动,为的是用不同类型的活动,吸引更多随迁老人自发参与到社交中来。“有的社区也举办活动,但是活动间隔时间长,活动单一,只能迎合小部分随迁老人的爱好。”
    在随迁老人俱乐部中,社工为宅一族、有技能族都设置了不同的鼓励政策、活动安排等。为了鼓励宅一族出门,社区会为他们举办集体生日会、美食聚会等。66岁的马永凤4年前从山东迁来北京和孩子同住,在集体生日会上她激动落泪,“之前从未给自己过过生日,今天是第一次,还是和邻居一起”。
    社工发现,随迁老人对于集体生日会、“老顽童”课堂以及节假日活动特别看重,这也正好对应随迁老人希望多交朋友、渴望学习及佳节思亲等心理。这些总结梳理对其他地方在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合探索上,都是很不错的经验。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