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输送贴心服务进社区
正文浏览次数:3447
现在的养老服务格局中,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一方面,养老院、老年大学等机构仅服务内部老人,不少机构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居家老人的养老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正探索将“过剩”养老服务送进社区。
日前,上海长宁民政部门鼓励养老院进一步打开大门,对外输送餐饮、医疗等服务。如上海金福第二养老院从2010年开始向社区老年人开放了食堂;金福第三养老院则对社区老人开放护理院,多个科室定期有专家坐诊,周边小区老人来看病直接可以刷医保卡结算。在江苏南京秦淮区,政府鼓励有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与社区老人结对,空巢、独居老人可申请“居家养老护理床位”,由养老院的专业护工、医生上门提供医疗康复、助浴等服务。
在文化养老方面,很多地方也开始探索将教育资源下沉到社区。如不少地方鼓励优秀的老年大学在社区设立教学点,开展远程教学等。 在吉林等地,民政部门抽调老年大学的优秀教师等入驻社区,定期开展教学、培训活动。同时,还委托优秀老年大学开设培训班,帮着社区培养教师和文体骨干,让他们学有所成后回到社区开展教学等。在重庆等地,政府和街道则出资、出场地,购买专业组织的服务,在社区开设兴趣学习班、社团发展班等。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