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不能困于租金迷局
正文浏览次数:801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虽然有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但社区养老院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蓬勃,社区养老机构的主力——民办养老院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留人难和老年人支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但与这些相比,最让社区养老院经营者“吃不消”的还是快速上涨的房租地租。业内人士直言,即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也难以抵消房租上涨对社区养老行业的不利影响。
当少子化与老龄化共同浮现,居家照料又难以兼顾轻松与专业,嵌入式、社区化的小型养老院就成为老人就近照护的首选。社会资本介入的小微养老机构本来就是微利,房租物业成本和人力成本在其经营支出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租金的大幅上涨无疑将成为社区养老机构难以承受之重。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尽管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租金水涨船高有其内在的规律,但从近期社会舆论以及主管部门将调控之手伸向租房市场来看,已然不难看出当前租金异动的非理性成分。据相关报道,现在已有不少租房中介开展自营业务,涉足托管或长租公寓,甚至有中介机构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等方式抢占房源。可以断定的是,如果市场调控失衡,租房市场陷入资本狂欢,所有人都将分担租金飞涨的成本,包括不得不入住社区养老院的年迈老人。
就社区养老而言,不让其在飙涨的租金中迷失民生方向,理当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借由此番房租波动可能对社区养老带来的冲击来反思,面对社区养老窘迫的发展环境和脆弱的成长生态,除了需要做好宏观调控,打击恶意哄抬租金抢占房源等现象,引导租赁企业规范自身行为,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出台具体扶持措施,解决社区养老企业的用地难题。比如,通过奖补措施或转移支付鼓励街道(社区)加大公建民营资源供给,为养老企业解决物业方面的后顾之忧;再如,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可以进一步盘活资源,腾退闲置空间引入养老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北京的首开集团最近就将一处几乎闲置的三层小旅馆打造成了服务社区老人的养老照料中心,这无疑值得推广借鉴。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