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要注重人文关怀
正文浏览次数:537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已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养老事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就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养老事业还存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集中式养老模式问题突出等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帮扶,才能够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助推我国养老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具体表现在,在制度安排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精神,在服务标准体系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标准,在具体实践中缺乏人文关怀的情怀,在学界讨论中更多的是关注物质投入和满足物质需要而很少关注如何注入人文关怀,这都一定程度上导致老年人精神保障不足。没有人文关怀的养老服务,必然是没有尊严与乐趣的养老生活。因此,新时代的养老服务业需要尽快弥补人文关怀的短板。只有在保障物质生活和提供相关公共服务的同时,重视精神保障,才能免除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孤寂,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构建起养老、孝老、敬老融为一体的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一要以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指导完善养老政策体系。如民法典应当维护和弘扬孝老、敬老的传统伦理;养老服务应当有专门的立法并体现出相应的人文关怀精神;其他相关政策的制定应当有利于形成子女孝老、社会敬老的氛围。二要以人文关怀的精神为指导完善养老服务标准。如尊重老年人的主体性,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参与程度,服务供给不得损害老年人的尊严,等等。三要重点培育养老机构与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情怀。包括专业培训应当加入老年心理学与人文关怀的课程,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精神慰藉。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