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类平均预期寿命正以每年约3个月的幅度增长,过去十年间全球百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了71%,英国神经生物学家科林·布雷科摩尔认为,人类寿命有望延长至120岁。伴随寿命增长,人们的老年时期也将延长。
国内外专家建议,老年人要想颐养天年,应通过共享、共居、共餐等方式,积极与亲友邻居保持联系,以防与社会脱节。
帮老人打通社会联结
美国芝加哥罗氏阿尔兹海默症中心老龄医学专家布莱恩·詹姆斯表示,社会交往有助于老年人保持独立生活能力,舒缓紧张和抑郁情绪,抱怨更少,生活更幸福。为此,不少国家都在鼓励老年人通过共享、共居、共餐,来打通与社会的联结,平稳地渡过每一个转折。
在新加坡,不少企业提供“退休后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员工规划退休生活。荷兰的非营利机构“奶奶快闪厨房”,会不定期把城市里的闲置空间改装成临时餐厅,为市民提供传统菜肴。掌勺的老人们常常与食客们亲切聊天,心情变得越来越好。在日本,老年人结伴旅行、当义工、培养兴趣爱好正在成为趋势,老人们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一起逛街、吃饭、旅游、美容在日本老龄女性中越来越流行。
此外,英国政府和民间组织联手,设立24小时聊天热线,帮老年人排解孤独;西班牙鼓励独居老年人将空房间租给年轻人,组成互帮互助的共享家庭;巴西则鼓励想学英语的学生,与居住在美国养老院里的老年人跨国聊天,学习之余给这些老年人更多陪伴。
我国也有许多促进老年人拓展社会关系的项目。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称,共享、共居、共餐等趋势反映出老年人的需求。城市里,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驿站越来越受欢迎。农村地区的公共食堂、互助幸福院等模式也逐渐被认可。
五招主动建立社会联结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理查德·艾克斯利说:“身处在互惠的关系网络中,让我们的生命有意义,而孤立要付出的代价极高。”专家建议,老年朋友不妨做好以下五点,积极建立与社会的联结:照顾好自己;保持学习能力;扩大朋友圈;乐于分享感受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