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自国家政府网站上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城职保、城居保、新农合)的总支出额大约为1.6万亿,同年,中国医疗总支出规模大约5.2万亿,说明老百姓自费医疗支出在3.6万亿左右,这就是百姓多年来一直喊看病贵的原因。政府医保在广度上有了覆盖,但在保障度上还是有限的。
究其原因,是这几项医疗制度都遇到了不可逾越的瓶颈——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物价的上涨,使我国医保资金捉襟见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言人李忠五年前就曾公开表示:“目前医保基金结余地区分布不均,有相当一部分的省其实已经出现了当期支大于收的状况。”五年过去了,实际发生的远比当初估计的形势严峻得多。
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最新的一项测算显示,中国的卫生医疗总费用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快速增长,具有指数式增长的趋势。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将由目前的4万亿增长到2040年的273万亿,这将对财政、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带来不可承受的负担。说白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医保基金的老本将被“吃”光,医保基金将会“穿底”!
基于这种危险状况,有关专家学者建议:借鉴城镇职工医保的“雇主代缴制”,即工作者打工的时候由雇主帮助其缴纳医疗保险,可以考虑选择“零售卖家”作为给居民代缴医疗保险的第三方,即消费者在消费时,无需支付任何医保费用,零售卖家基于消费金额,按一定比例帮助其缴纳医疗保险,这种模式可以称为“卖家代缴制”。
所谓“卖家代缴制”形象地说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的、商家期望的“促销”手段。一方面,老百姓对于这种通过日常消费即可免费获得医疗保障的消费模式必然积极响应。形象地说,在购物消费时,老百姓一定会踊跃地到“送大米”“送鸡蛋”的店铺去消费。
另一方面,作为商家也愿意承担这笔原计划内的“送大米”“送鸡蛋”的宣推成本,从而达到促销目的。在这里,我们将这笔由商家支付的“大米”“鸡蛋”费用转为医保基金。
这样的好处是全体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不仅仅只是医保基金的消耗者,也是医保基金的贡献者。理论上,每年至少可有3.7万亿的征收规模,再加上科学控费(即杜绝浪费),即可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保障。
总之,这样一来,无论买家还是代缴医保的卖家,均没有任何成本,不需要购买任何“门票”,每个消费者通过消费,支付金额自动扣缴到医保基金。医保基金归国家统一监管。
笔者了解到,鉴于上述设想,北京共创网聚集了中国医疗领域的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海归精英,经过缜密的研究,提出了上述改革主张。该计划于2018年11月开始,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社区及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等地进行了小范围试点。实践表明,这个模式是基本可行的。它将社区居民、商户、社区医院、三甲医生形成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民共创的努力下,我国的免费医保计划更加成熟,最终与国家现有的医保政策相融合,让中国人民进入真正的全民免费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