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模式多元,医养融合成最大期盼
中国式养老新破局②
        正文浏览次数:718
  2019/3/12 9:19:25    来源:快乐老人报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组成。“十二五”规划以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那么,在这几种不同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有怎样的收获、困惑和期待?

    居家养老  助医助餐需求最大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影响,居家养老一直是我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2018年北京市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居家养老是被访老人首选养老方式,其中,选择“自我照顾或家人照顾”的比重为65.1%,选择“家人和社区照顾相结合”的占比18.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比14%。

    而另一项在北京海淀区进行的调查则显示,“助餐服务”“紧急救援服务”和“上门服务”在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过程中需求最大。在上门服务中,老人们需求最多的项目为“医疗”和“家政”。

    而在现实中,因为助餐、助医服务常常难以得到满足,并且“空巢”已成为大多数老人的常态,使得不少老人选择了互助式的居家养老。湖南浏阳市62岁的贺庆尧在2015年成立程锦致恒义工协会后,就开始倡导互助养老。该协会的宗旨是无偿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生活照料,协会的主要工作是把赋闲在家、身体还好的“小老人”组织起来,照顾那些年龄更大、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老人”。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王伟进分析,目前互助养老模式形式多样,在农村主要是以河北肥乡县打造的互助幸福院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一些翻版,在城市主要有结对组圈式、据点活动式和时间银行式三种。“老年人互助,既解决了老人无人照顾之忧,又让老人找到了存在感和归属感,使得社会中增添了很多‘有效养老床位’。”

    不过,王伟进表示,互助式养老在管理、服务、监督机制上缺乏规范性,导致其运行质量不高、规范性不够,主要表现为:服务内容与项目不全面,尤其在医疗护理与其他养老服务提供上严重不足;即便在互助养老机构中,专业老年社会工作也存在缺位,缺乏对入住老人适应集体生活的专业指导等。

    社区养老  医护资源仍显薄弱

    尽管自主或互助性质的居家养老仍是我国养老的主流,但近年来,随着社区养老工作的推进,已有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嵌入到社区内,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为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吃饭、照护需求,辽宁沈阳市和平区引进了惠万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从中心投入运营后,今年67岁的陈静就成了这里的常客。虽然离家不远就有一家大型超市,但是她更喜欢在这里采买东西,主要是因为买米面粮油可以送货上门。除了送货上门,该中心还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等服务。“中午也可以来这里吃饭,干净又便宜,省得自己做了。”

    据沈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惠万民”已在沈阳全市20多个社区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年多来直接服务社区老年人近3万人次。截至2018年底,沈阳市投入运营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达到6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300个。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社区养老机构已经不少。如江西的小微社区养老院、北京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新疆乌鲁木齐推出的智能养老社区……它们都为老年人提供了大量便利,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安享晚年。

    不过,尽管社区养老目前发展很快,但仍面临入驻社区难、服务项目单一、财政补贴支持有限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来说,医养融合也逐渐成为老年人主要诉求,但专业的医疗、照护资源目前依旧十分薄弱。“要让懂医学、懂老年心理的人加入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江苏南通如皋市如城镇长巷社区党总支书记许燕说。

    “还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江苏省民政厅福善处副处长孙才洋认为,应提高护理员、助老员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否则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性难以得到提高。他建议政府通过特殊岗位津贴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收入;通过最美护理员、助理员评比,宣传先进事迹等方式,增进社会对他们的了解和尊重。

    河南焦作市修武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军萍则表示,目前在重点院校开设高端护理专业的不多,一般高职高专类院校开设护理专业比较常见,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对高素质专业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的培养。

    机构养老  医养结合相对成熟

    无论在何处养老,医疗问题始终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从目前来看,相对更为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则主要存在于养老体系中占比最小的机构养老领域。

    我国自2013年首次提出“医养结合”这一概念以来,已出台多项专业指导性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2015年11月,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红漫总结道:“自2016年我国先后确立两批共90家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大致分为:养嵌入医、医嵌入养、医养协作(通道)、医养联体、医养融合(一体)和虚拟医养(平台)六种,而其中的实现模式,又包括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医疗看护和移动服务车四种。”

    92岁的谌九川住在湖南湘潭市六医院养老康复中心,该中心是湖南省内首家依托医院资源打造的“医疗+养老”机构。自2017年7月全新的康养公寓大楼正式投用以来,已开放的12个楼层(240套老年公寓、516张康养床位)入住率达到100%。谌九川说,在康养公寓,楼层管家每天会准点过来查房,嘘寒问暖,还有专职医生上门检查身体。如有身体不适,楼层管家会通过绿色通道,马上将老人送去旁边的急诊楼就诊。

    在全国人大代表、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光和看来,当前最要紧的是将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的医保覆盖比例,减轻老年人负担。“据统计,国内注册的养老机构有25133家,可使用医保的仅1857家,仅占7.4%。”邱光和建议,应指定相关部门作为医养结合类机构的管辖主体,扩大医保覆盖面。

    探索  共有产权养老引入医疗服务

    对大多数老年人而言,最为理想的养老模式则莫过于既住在自己家里,又能享受到专业的生活照顾和健康照护。2017年末,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个共有产权养老试点项目——双桥恭和家园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模式。这是一个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在一起,为“有房子”的老人提供24小时养老服务的全新项目。

    近日,在恭和家园试点一周年居住满意度及运营服务落地工作会上,负责项目运营的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曹静介绍,恭和家园共有产权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购房者拥有养老房95%的产权,且每间房必须入住一名60周岁以上老人并缴纳3080元/月的服务费。购房者有国家承认的房本,转让、出租、继承都可以。余下的5%产权由乐成养老作为养老运营商永久持有,不得买卖。

    目前,恭和家园试点的365套精装养老公寓已有将近200位老人入住新房。在业内人士看来,共有产权养老的模式打通了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互独立的养老供给格局,让老年人在自己家就能享受像养老机构医养融合的专业化服务。在恭和家园的居室结构中,一条长廊将养老居室与医疗中心直接连通,老人如有突发疾病,通过客厅、卧室、卫生间的任意一个智能呼叫设备求救,医护人员5分钟以内就能到达老人家。根据乐成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计划,下一步还将在北京通州半壁店区域建设第二家共有产权养老社区,新试点将建设7000余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养老配套的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