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当天,由省精神卫生中心(省第六人民医院)开展的2018年全省睡眠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正式公布。结果显示,我省睡眠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34.5%,就诊率仅为6.18%,我省精神卫生专家建议并呼吁,社会多方应努力普及民众对睡眠障碍疾病的认识,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就诊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我省女性失眠患病率 显著高于男性
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省第六人民医院院长栗克清介绍,2018年6月至9月,省精神卫生中心组织人员开展了全省睡眠障碍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本次调查按照我省行政区划,在11个地级城市中,随机抽取在地理地貌、人口特征、经济状况等方面有代表性的保定、石家庄、邢台、张家口、秦皇岛等区域,对城区和农村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旨在客观全面地掌握目前我省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特点和规律,加强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从而推动精神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此次调查的睡眠相关疾病包括失眠障碍、不安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睡眠相关态度和信念、最近一年因睡眠问题就诊情况等。
结果显示,通过对我省不同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婚姻、职业、医保形式、居住地、经济水平等共21376人进行调查,我省睡眠障碍的总体患病率为34.5%,其中失眠在各类睡眠障碍中的患病率是最高的,为18.3%,其他睡眠相关障碍的患病率或可疑阳性率在0.2%—11.4%。其中,女性失眠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民族显著高于汉族,农村高于城市,随着年龄的增加,存在失眠者也随之增加,学历越低,收入越低,存在失眠者越多,不同职业、婚姻状况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栗克清介绍,研究发现我省睡眠障碍的就诊率偏低,仅为6.18%,大部分的睡眠障碍患者未得到系统有效的治疗。对此,栗克清建议并呼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普及民众对睡眠障碍疾病的认识,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就诊率,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需要加大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对睡眠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睡眠疾病的认识,使他们参与睡眠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对睡眠疾病患者的治疗率和转诊率。还要加大对睡眠障碍疾病监测及治疗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快相关诊疗新技术的研发,促进大众的睡眠健康。”栗克清说。
出现睡眠障碍
不要有心理压力
本报连续刊登多日的“关注睡眠障碍”系列报道吸引了很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不少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想要进行睡眠障碍方面的咨询,对此,省第六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可以拨打该院睡眠医学科公益咨询热线0312—7557041进行咨询。
据公开资料显示,省第六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是该院的重点特色科室之一,主要收治各类睡眠障碍患者,如失眠障碍、情感障碍伴发失眠、精神病性障碍伴发失眠、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昼夜节律异常、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异常、镇静催眠药或酒精依赖导致失眠等。该科室医疗护理技术力量雄厚,与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组成治疗团队,共同帮助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睡眠调节,为患者解决睡眠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省第六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贾海玲提醒,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睡眠障碍的症状,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目前通过简单、无创的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准确地诊断出大部分睡眠障碍。“出现睡眠障碍不要有心理压力,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健康睡眠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贾海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