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省统计局19日发布的《2018年四川省人口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四川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首次超过14%。各省份2018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有6个省份在2018年跨过14%线,进入深度老龄化。
更多省份即将跨入深度老龄化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2018年四川省人口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四川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1181.9万人,占人口总量14.17%。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智介绍,四川省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仅次于山东,位于全国第二;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仅次于辽宁、上海和山东,位于全国第四。梳理各地发布的统计公报,江苏和重庆也在2018年跨过了深度老龄化线,它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是14.03%和14.1%。
对于这些省份快速老龄化的原因,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分析,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育率低,二是青壮人口的大量流出,如果两个因素叠加,老龄化就会更趋于领先。
丁金宏表示,在这6个省份后面,还有很多省份老龄化水平与它们差距不大。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还有更多省份跨入深度老龄化。
人口红利转向结构红利
人口老龄化同时带来一个问题,即中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终结。对此,丁金宏表示,虽然老龄人口比重在不断增长,但劳动人口比例还是比较高,中国的人口红利只是在缩小,还没有到达窗口关闭阶段。
陈智也根据四川人口数据分析认为,2016~2018年,四川的人口总抚养比(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分别为43.06%、44.08%、44.29%,不足50%,说明当前四川仍处于人口红利期。随着四川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将呈消减趋势。但就业环境的持续改善、职工退休年龄即将延迟、大批农民工和企业家返乡创业就业以及教育的极大发展,提高改善了人口素质,这些都是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的新的结构性红利,将在较长时间内依然存在。
解决的根本之道是提高生育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应对这一问题,最直接的短期办法,就是让年轻人多的省份去负担年轻人少的省份的养老。不过,整体上而言,老龄化是中国普遍性的问题。所以,养老金调剂制度只是一个短期的治标之策,还需要有中期的解决办法,比如国家财政政策适度向养老倾斜,把更多的国民财富、国民劳动分配到养老上。除了这些选项,提高退休年龄,缩短学制,增加实际劳动力,也是一个中期的办法。
在刘远举看来,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还是在提高生育率上。辽宁省2018年统计公报显示,辽宁省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5.17%。面临严峻的形势,辽宁省去年印发了《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摘编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