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代表、委员献计破解老龄难题
        正文浏览次数:406
  2021/3/15 10:40:37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齐聚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计民生。在代表、委员们提交的议案、提案中,不乏与老龄社会息息相关的内容。(摘编自《北京晚报》《新民晚报》、澎湃新闻)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家庭衣食住娱解决方案将首先解决老年群体“不会用”的问题;其次要能够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改善居家生活品质;再者,要有助于提升老年群体居家健康管理水平,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建议在国家政策和相关部委支持下,由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推进面向老年群体的智慧家庭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体系建立,并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样板。——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提交关于让老年群体享受到数字化智慧化便利的建议

   ●目前,“老年卡”功能单一,建议多个部门联合推进。可以借鉴目前驾照网络化管理和智能化手机的部分功能,拓展老年卡内在的功能属性,便于老年人日常出行和消费,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办事、娱乐等高频率事项和服务场景,解决老年人运用现代智能的“数字鸿沟”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提交关于赋予“老年卡”更多智能化大数据功能、建立和完善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提案

   ●要在医学院校成立老年医学系,从本科教育入手,全面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加快老年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在二级及以上的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和开设老年医学门诊,特别是建立“一站式”的老年医学门诊,让老年人只挂一次号,就能享受到老年医学全程、系统的诊疗服务。要提升老年医学科的学科地位和学科等级。——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提交关于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尽快提升老年医学学科地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挑战的建议

   ●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2.4亿60岁以上老年人,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多。建议将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列入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为促进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上海代表团提交关于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

   ●目前对于目标老年群体,缺少政府背书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导致社会对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不高。建议组建以房养老保险的专项监督管理小组以及以房养老保险咨询机构,为该业务的发展提供管理、担保和咨询支持;建议银保监会联合司法部门、民政部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支持业务发展的制度,对公证、抵押、继承、交易税费等事宜的流程进行简化,对业务费用进行优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提交关于加快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建议

   ●建议尽快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扶养人照顾失能或患病住院老年人的,用人单位应给予每年累计不少于十天的护理时间;独生子女照顾失能或患病住院老年父母的,每年护理时间应累计不少于二十天。护理期间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福利待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嘉联益电子(昆山)有限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厂办室副经理段俊

   ●为解决因青壮年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空巢老人问题,除原有的乡镇养老院,可以在空巢老人集聚的地区建设农村互助养老院,村集体利用闲置空地或村委会办公区建设养老院,采取村民自愿的原则把农村空巢老人集中起来,政府承担基本的水电费用,衣食住行等费用由子女承担。这样一方面农村老人之间可以互相照应,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老人的生活乐趣。建议国家可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倾斜,给农村养老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

   ●我国致盲性眼病中,80%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而这其中,又有80%是可以通过筛查筛出来的。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是防控眼底并发症的重点人群,老年人更是重点防控对象。建议将致盲性眼病作为慢病纳入到国家慢病的筛查与管理中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

    ●当前,要将积极老龄化理念融入各项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大力倡导“在学习进步中养老”“在服务奉献中养老”“在经验传承中养老”“在价值创造中养老”等积极养老观,实施“老有所为”促进计划,建议由民政、教育和人社部门牵头,从中央到地方,将“老有所为”纳入老龄事业规划,落实专项经费,制定专项计划。具体在就业、社会保障,甚至是创业上,要有面向老年人的制度设计。——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袁雯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