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五到位”推进老龄工作
正文浏览次数:920
2014/12/10 23:20:22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灌南县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0.3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56%,灌南县的老龄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显著的特点。近年来,灌南县委县政府在着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五到位”推进老龄事业快速发展。
一、组织领导到位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老龄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目标,统一部署,抓好落实。县政府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主任,县政府办、人社局、民政局、老干局主要领导任副主任,18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老龄委下设办公室,设专职的主任(正科);中共灌南县委灌发【2011】22号文明确:各乡镇要及时调整老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分管老龄工作的负责人担任,民政科员兼任办公室主任;村(居)成立老年协会,选派当地威望较高的老同志任会长。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政主导、老龄工作机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推进全县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整体合力。
二、政策支撑到位
近几年,灌南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三个五工程》、《新三个五工程》、《关于加快全县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灌南县老龄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多个利老惠老文件,为推进全县老龄工作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
三、财力保障到位
老龄事业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长,各项惠老补贴均列入财政预算,上半年,仅“尊老金”一项就安排资金360多万元。春节、中秋和敬老月等一些特殊的节点,县财政都临时安排经费用于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和老年文体等活动,为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四、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建立长效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实现80周岁及以上老人尊老金全覆盖;低保对象中70周岁以上的老人其保障待遇逐年提高,在低保标基础上增加20%,“三无”老人和“五保”老人其保障待遇在低保标准基础上增加40%。二是巩固发展各类养老保险。构建以企事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体,政府福利养老和商业性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三是完善多层次的老年人医疗保障机制。98%以上的农村老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90%以上的城镇老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政府买单,为他们提供合作医疗和商业医疗保险。四是兴办老年福利设施,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五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营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生活环境。六是发展老年文化教育事业。新建的老年大学拥有教学用房1000平方米,常年在校学员240余人,设立了综合、电脑、绘画、声乐、太极等多班级。
五、宣传导向到位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灌南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养老服务的现状、困难和趋势;宣传敬老、尊老先进典型,结合敬老文明号、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支持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