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干部专栏
菏泽市养老产业化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正文浏览次数:1009
  2014/12/10 23:20:25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根据省、市开展养老产业化问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市老龄办就全市养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菏泽市养老产业化基本情况   1、人口状况及对养老产业化影响。据2012年老龄事业统计,全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6万,约占总人口的比例14、2%,其中70岁以上老人60万,80岁以上老人18.5万,90岁以上老人2.8万,百岁老人868人。预计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150万,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至20%,年递增率为5%。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社会保障压力剧增。老年人的快速增加,直接反映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多了,对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因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养老服务需求缺口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社会服务、养老服务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四是对家庭养老提出新挑战。随着“421”结构家庭模式的到来,即一个家庭:一对年青夫妻,上有4位老人(乃至更多),下有1个小孩。一对夫妻由过去主要抚养小孩为主转为抚养小孩、老人并重,并趋于以赡养老人为主,家庭照料老人的担子越来越重,对年轻夫妻来说,将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五是引起社会需求结构新变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菏泽市养老产业化发展现况。发展养老产业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和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菏泽市高度重视养老产业发展,通过采取政策引导、社会兴办、市场推动、财政扶持、典型带动、宣传发动、督导促动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全市养老产业蓬勃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200处,总床位近1.7万多张。其中,民办住养机构33处,床位3000多张,人均收费标准平均500元,最高收费700元,最低收费标准300元;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6家, 服务老年人近1万人;发展老年康复护理服务机构3家,床位400多张,入住老年人近200人。牡丹区吴堤口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正试运营1年。定陶县居家养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毕,鄄城县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在做前期准备工作。菏泽市家政职业学院设有家政服务、护理、康复治疗、社区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大多在民政部门进行了注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房屋多是自建或租赁,大多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从业人员多来自社会下岗职工,经过省市连续几年的培训,多能持证上岗,服务热情周到,深得入住老年人好评,社会声誉良好。   3、发展养老产业的措施及经验成效。一是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发展,2006年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菏政发[2006]42号),明确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扶持重点和扶持政策。2007年市老龄办把“抓好《意见》落实,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争创省一流工作”的目标任务,协调30多个市直部门出台了《关于落实市政府42号文实施意见》,分别在菏泽日报和市广播电台对这两个文件进行广泛宣传。各县区制定了相应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当年全市新增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20处,新增床位1700余张,超过2006年以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总和。此后又出台了《菏泽市关于开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菏泽市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和《市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又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和《菏泽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就养老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发展意见。二是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在市电台播放公益广告,菏泽老龄网站制作网页和印制《全市养老服务机构速查手册》等方式,免费宣传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单县、成武等在城区显要位置制作大型宣传牌,鄄城、曹县通过电子屏幕等宣传发展养老服务业优惠政策。截止目前,全市有10家民办城镇养老服务机构得到省里扶持,有9家民办城镇养老服务机构得到市财政扶持。在省市扶持政策带动下,牡丹区一民办老年公寓去年投资600余万元,新建一处300多床位的福星老年公寓,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市政府领导都带头走访慰问老年公寓,市人大、政协和政府督查室多次视察和督查养老服务机构,促其上规模、上水平。三是深入开展“落实年、推进年、突破年”等系列活动。为大力发展养老产业,近年来,菏泽市先后开展了落实年、推进年、突破年等系列“活动年”,并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年度老龄工作的重中之重和争创省一流工作的项目,着力打造工作亮点。同时,市里对省支持的资金和项目不搞平均分配,把项目和资金倾斜投放到老龄工作富有成效的县区,让优者更优、强者更强,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对省里重点扶持的老年公寓进行授牌。四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和“爱心护理”工作。牡丹区吴堤口老年公寓,在对现有规模扩建的同时,组建了全市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爱心护理服务站,建设了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单县老年公寓新建高档住房20多间,要求入住老年人供不应求,房间均被提前预定。定陶县利用城镇家电维修点、社区卫生室等发放服务卡的方式,进行在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去年以来,先后有河南、陕西、福建等地老龄办来我市考察交流养老服务业,对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五是多措并举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认真落实省、市级财政扶持城镇养老服务机构暂行办法,挥好省扶持优秀老年公寓的典型作用,监督指导促进其上档次、上水平,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开展50张床位以上民办老年公寓的调研,掌握全市养老机构发展的现状,明确重点扶持范围,多措并举发展1-2所规格高、硬件设施全、标准化的养老服务机构,逐步改善或淘汰设施陈旧、档次低的服务机构。投资千万元的成武县老年公寓,力争年内启用。同时,积极组织了部分公寓管理人员参加省市培训学习,持证上岗,规范服务,六是争取省“彩霞工程”扶持政策,开发老年用品。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投资兴建养老产业的积极性,积极兴办住养托养、老年文化体育、老年教育、老年医疗康复等各类养老服务项目,推动建设综合服务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项目。   三、当前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   1、现有住养服务机构档次低。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档次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生活需求。目前,我市还缺少高档、服务功能完善健全的养老服务机构。   2、从业人员素质低。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专业程度不高,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不高,加之受传统世俗观念影响,很多人认为服侍老人又脏又累,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难招。    3、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国家和省、市为养老产业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本意是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老年服务业,为政府、社会、家庭分忧,但是有关政策多属指导性文件,操作性不强,特别是在资金和用地等关键环节上,扶持力度小、可操作性差。由于养老服务业机构是微利甚至无利,现有的老年公寓都在艰难地维持,很多民间资本不愿投入养老服务等相关产业。同时,有不少投资者往往因为土地问题难落实致使项目搁浅。   4、政府投入不足。由于全市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民办养老机构通过收费的方式增加收入毕竟有限,而且可能由于提高收费而提高了民办养老服务的“门槛”,再加上农村老人收入相对较低,把一些低收入老人档在门外,无法满足社会养老的需要,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5、老年产业项目亟待发展。目前,老年人托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老年人互助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和形式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服务业发展远滞后于老年人实际需求。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康复护理机构等由于受到人居环境区域和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城区主要是服务于有一定收入的退离休人员和有经济来源的“空巢老人”,但面对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很难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四、发展养老产业的思路措施和意见建议   1.积极推动老龄产业规划布局。抓住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机遇,科学规划,统一部署,大力发展“银龄经济”,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家庭服务、社区服务、农村服务、商务服务、餐饮、文化体育、科技信息、旅游、金融、物流等行业和领域,扩大和增加为老服务业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需求,逐步健全养老产业体系。   2.大力研发开拓老年产品市场。引导和鼓励企业按照老年人各种要求,开发和生产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用品。优先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社区服务和老年特殊用品等产业。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业。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产业,积极开发老年文化产品,多推出适合老年人的优秀作品。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金融、理财、保险等产品。同时,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积极培育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和老年用品销售网点,鼓励商家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举办老年产品展销会。加强对老年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确保老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养老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方面,出台明细政策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在项目建设用地方面拿出一定用地指标,满足养老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解决公益事业发展用地“瓶颈”。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规模,建立多元的养老产业发展投入增长机制。通过财政安排、社会捐赠、慈善捐赠、彩票公益金支持等多渠道筹措养老产业发展基金,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购买、老年产品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发展养老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社会资金投入激励机制,鼓励民营资本和境外资金投入养老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4、健全善养老保障制度。在目前现有养老服务机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对涉及老年人切身利益的农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做为民生保障来重视,解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使大多数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功能完善、基本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城乡各类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以上,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基本实现持证上岗,初步形成与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养老服务职业培训体系。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