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老金替代率是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前工薪收入之比,体现了退休金的待遇水平。个人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总额往往和该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密切相关,欧盟各国的养老金总额的差距和社会福利一样,相差不太大,核心差距在于养老金的结构。以希腊为代表的欧猪四国(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由于私营养老金的不发达,在世界银行推荐的养老保险(放心保)“三支柱”体系中主要依靠第一支柱公共养老金,而其不足的部分只能依靠财政补贴。随着欧洲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各国养老待遇债务将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仅有的一个支柱独木难撑,最终引发了财政危机。
反观荷兰、英国、瑞士,其公共养老金替代率都在30%—40%之间,与欧猪四国相比低了很多,这样使得财政负担较轻。但这三国均有强制性或自愿型的私人养老金作为重要补充,消除了类似希腊这样“独木难撑”的窘境,真正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多支柱。由于有公共养老金之外的支柱,这三个国家的总体养老金替代率并不低,如荷兰接近100%,退休者可以安享晚年。
欧猪四国养老金体系的结构缺陷是造成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欧债危机国家主要依赖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而基金制的私人养老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投资股票的私营养老金资产带来了负面冲击,但随着股市回暖,OECD(经合组织)各国的私营养老金资产自2009年开始温和回升。到2011年,不仅将2008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全部弥补,资产总额更是达到创纪录的29.5万亿美元,OECD全部34个国家私营养老基金资产加权平均与
GDP的比例高达72.4%,由此可见私营养老金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欧猪四国的私营养老金水平很低。
从欧猪四国中的养老金缴费、养老待遇领取的数据来看,他们的养老金体系主要依靠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希腊和意大利还出现了待遇领取比养老保险缴费还高的情况,出现的养老金赤字部分只能依赖财政补贴,成为债务危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私营养老金资产在欧猪四国中与GDP占比甚微,希腊几乎为0,其余三个欧猪国家也仅仅在4.9%—7.8%之间,不仅远低于对照三国,也低于OECD各国的加权平均值72.4%,当出现债务问题的时候,公共养老金出现亏空,而私营养老金根本无力担当独立支柱的重任,加剧了债务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欧债危机国家的财政危机一定程度上就是养老金制度性缺陷的危机。缺乏私营养老金这一重要的支柱,公共养老金独木难撑,从而酿成主权债务危机。
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欧债危机成因的论述已汗牛充栋,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统一、福利刚性等方面,即使考虑到了养老金,也主要考虑了公共养老金,涉及私营养老金的研究较少。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欧债危机“重灾区”的希腊在
OECD全部34国中是唯一一个几乎无私营养老金的国家,主要依靠公共养老金,且替代率在全部OECD国家中高居榜首,养老金待遇发放数额高于缴费收入,加剧了债务危机的程度。而那些私营养老金发达的国家,如荷兰、瑞士、英国等国则因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建立、健全,全无债务危机之虞。私营养老金缺乏至少是欧债危机国家危机爆发、危机深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把眼光从欧洲扩大到OECD的34国,可以发现美国、智利等私营养老金发达的国家同样无主权债务危机之虞。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社会统筹部分属于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应当构成中国可以投资的私营养老金。但遗憾的是,作为中国私营养老金主力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由于空账、资本市场不成熟而一直未能够投资资本市场,企业年金由于其自愿的性质,目前也仅仅覆盖不到总数0.5%的企业。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会越来越严重,现收现付的方式难以为继,近几年养老金发放中财政补贴的比例逐年增长。目前中国的私人养老金资产不仅低于绝大多数
OECD国家,甚至在金砖五国中都叨陪末座,按照OECD的同口径统计,中国的私人养老金资产仅占GDP的0.7%,从养老金结构来看,中国与欧猪四国中的希腊更为接近,而与荷兰等对照三国相去甚远。中国养老金资产规模总体来说还非常低,这需要我们加快推动养老金体系的结构改革,以防范可能发生的类似欧债危机这样的债务危机。
按照北大黄益平等人执笔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养老金制度及结构存在严重问题。长期来看,中国政府最大的财政风险是养老金缺口,养老金总负债占GDP的62%-97%,随着养老金支出的迅速上升,甚至有可能超过国有资产总额,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扩大养老金缺口,而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严重损害财政可持续性。从人口和幅员来看,中国与整个欧盟类似,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国独立的财政政策导致两大政策难以协调发挥作用,如果把中国的每个省份看作欧洲的一个国家的话,由于分税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发生地方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防止某些省份成为中国的希腊,应当成为中央政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