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干部专栏
面对重大机遇养老服务业要适应新趋势
        正文浏览次数:781
  2014/12/10 23:20: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国养老服务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新趋势:养老模式由“家庭型居家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转型;养老需求由“经济供养为主”向“身心健康为主”转型;养老机构由“保障型养老机构”为主向“新型社会化养老机构”为主转型。
  2013年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要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我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要适应如下新趋势。
  首先,养老模式由“家庭型居家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转型。
  国务院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
  对居家养老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居家养老将呈现新的转型趋势:一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由单纯的“家庭型居家养老”向“社会化居家养老”过渡是养老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二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在“421”的主流家庭结构下,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方式正面临着冲击和弱化;三是我国传统养老理念也在发展变化,“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人将养育下一代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
  “养老社区”的建立将是“社会化居家养老”中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青年公寓、SOHO型地产等房地产业态,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而比较完善的专业养老社区尚未形成产业,与老龄化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形成较大矛盾,具有较大的潜在产业发展空间。
  养老社区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养老需求,对户型、功能、小区环境等进行量身定做,并配备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交娱乐等养老服务项目,对老年人实行专业的“一条龙服务”。
  其次,养老需求由“经济供养为主”向“身心健康为主”转型。
  国务院会议提出“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努力使广大老年人安享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等要求。
  随着我国城乡低保制度、城乡无保障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等兜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预见,经济供养需求将不再是社会化养老的主要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具备了追求更高层次的“以身心健康为主”养老服务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对休闲旅游和健康保健等需求增加、对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的需求增加、对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等方面。
  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发展,养老保健业、老年文化娱乐业、养老养生旅游业、老年人金融保险业、老年人心理咨询业、老年人教育等产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各市场主体,可围绕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引进国际养老服务业的科研和实践成果,结合中国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等,创新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养老服务产品。
  最后,养老机构由“保障型养老机构”为主向“新型社会化养老机构”为主转型。
  国务院会议指出要“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发挥市场活力,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明确了其社会化发展的方向,这就需要社会各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角色与职能分工。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仍然以政府为主导,属于政府公共服务范畴的“保障型养老机构”,主要以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及其他低收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无法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由社会力量为主建设的“新型社会化养老机构”,将逐步成为养老体系的主力军。
  在明确各主体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应起到“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主要面向弱势老年群体;由“社会化投资为主、政府政策扶持为辅”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可起到“适度普惠”的作用,以一般普通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由社会力量根据市场需求、自主投资建设的高档化、个性化养老服务机构,可发挥有效激发养老市场需求的作用,以满足养老服务的多层次、多样性市场需求为目标。
  同时,引导成立一批连锁化、品牌化、大型化的养老产业集团,提供标准化、综合性、高水平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将展开
  • 2016/7/21 13:19:21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