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干部专栏
北京所有街乡镇将建精神关爱站
        正文浏览次数:384
  2014/12/10 23:20:34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京华时报讯(记者陈荞)5日,首个《北京市老年人口心理健康及需求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发布,北京市约有13.5%老人心理健康指数在正常水平以下。北京市民政局称,年内本市将在东城等区县的20个社区试点建立精神关爱站点,今后将覆盖全市所有街乡镇。
  13.5%老人心理有问题
  去年9月,受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协会委托,由相关单位对北京市16个区县60岁以上近3000名老人(不论户籍)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社区提供精神关怀服务,其中包括期望社区建设供老年人聊天、放松的“休闲室”,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定期心理检查服务等。总体上来看,北京老年人心理健康平均水平高于全国,但约有13.5%老人心理健康指数在正常水平以下,其中0.87%的老人存在重度心理问题。
  此外,独居老年人在心理状况上的得分要低于婚姻状况存续的老人,初中以下文化的老人精神需求明显要高于初中以上学历的老人,而男性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得分明显低于女性老年人。
  社区可筛查心理健康
  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红兵介绍,目前民政部门正在制定“2013-2020北京市老年人精神关怀行动7年计划”。
  李红兵表示,7年行动计划第二部分,是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等现有机构或场所,在街道层级建立提供心理服务和支持的基本站点,并负责对老人心理状况的筛查工作。据介绍,年内北京还将在20个社区试点建设精神关爱站点,配置包括心理室、谈话交流室、培训专业的队伍等,目前试点社区初步选址在东城、大兴、门头沟三个区。
  “未来7年我们一共要建立320个这样的站点。”李红兵说,由于专业队伍的限制,站点将先在城区建设,今后将覆盖全市所有街乡镇。
  ■马上就访
  建设有标准多方案可选
  李红兵表示,民政部门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签约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到对应的站点提供支持,由其机构专业人员轮值助战。
  对于站点的硬件配备,项目组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林英表示,站点首先要有2间房,可供个人或小组谈话、办讲座等,要配备电脑,以便为老年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等,要有书架等,条件好的还可配备视听室,为视力不好的老人提供心理知识宣传。同时,各站点要有专人负责、工作规程、年度工作计划等。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农村互助幸福院 托起最美夕阳红
  • 2023/8/7 10:22:04
  •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
  • 2023/5/17 10:06:24
  • 健全老年护理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 2023/5/17 9:55:27
  • 养老业里的年轻人
  • 2023/5/16 10:08:31
  • 四座“桥”托起社区老人幸福生活
  • 2023/5/16 10:02:43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