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干部专栏
老龄化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正文浏览次数:466
  2014/12/10 23:20:37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龄化是指老龄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按照联合国的定义,65岁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各国人口结构都会经历“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再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演化,最终形成低自然增长。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很多发达国家较早便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德国是1930年,美国是1945年,日本是1970年。日本和德国是目前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发达国家,据世界银行数据,2012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24.4%,德国为21.1%,美国为13.6%,而中国大约8.68%,处于老龄化的初级阶段,将在2035-2040年间超过美国,在2050年达到23.9%。
  特征 收入较退休前有较大下降
  老龄人口由于进入退休阶段,收入较退休前会有较大的下降。在成熟的发达国家,45岁-55岁阶段往往是收入最高的年龄阶层。60岁以上的退休人口,收入水平低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从日本的经验数据看,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收入和25-29岁阶段的收入水平接近。中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明显的影响,20-35岁人群的人均收入在1997年是所有年龄阶段中最高的,这主要是这一人群受益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制度红利,使得收入高于35岁以上人群;而在2004年的数据中,50岁-64岁阶段成为收入最高的人群,但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差距不大。预计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中国各个年龄段的收入和支出划分将向发达国家水平靠拢。
  规律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由于30多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明显快于大部分发达国家。从老龄人口比重由7%到14%所花费的时间来看,中国和日本均只花了25年,而德国花了42年,美国则花了69年。从联合国的估算来看,中国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的老龄化发展速度和日本类似,日本在进入老龄化阶段后社会经济的一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参考。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1.17亿人,新增的老龄人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将会在2035年左右达到高峰,届时会超过900万人。2010年我国高龄人口(80岁以上)为1900万,从2025年开始将会加速增加,在2050年将达到9100万。中国老龄化加速,养老产业浪潮来袭。
  供给端 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
  由于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对供给端最大的映射就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日本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数逐年递减,在1995年左右劳动力人口到达最高数值,与此对应的是劳动报酬占比从70年代开始加速上升,并长期保持在55%左右的水平。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新增数的逐年提高,在2007年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和未来每年新增劳动人口的下滑,未来中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将会长期呈上升的趋势。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公用事业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受到影响相对较小。
  需求端 两个维度影响需求端
  需求端主要是两个维度的影响,一是整体性的,由于劳动报酬在分配中所占比重的提升以及抚养比拐点带来的消费率的提升,整个消费板块的发展在2013年前后会有明显的提升;二是结构性的,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消费支出结构会产生改变。从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来看,各项目支出比例除去季节性因素,在近5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食品开支依然是我国城镇居民的最大开支项。参考日本老龄化进程中与中国目前最接近时期(1979-1995)的消费支出结构变化,发现服务类开支、医疗保健类开支、文化娱乐开支和公用事业开支占比明显提升。随着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消费将在经济增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股票消费业将在结构调整中受益
  日本上市公司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些分析,从1979年-1995年上市公司的盈利表现看,家装业,酒业,软饮料,娱乐文化中的旅馆业,出版业,食品零售业,制药等行业表现出色。在同一产业链上,制造端的盈利增长不及零售端。食品零售和服装零售的盈利增长均超过食品制造和服装制造。从指数表现看,1979-1995年整个日本市场尽管其中经历了一波巨大的牛熊交替,但总体上估值还是获得提升。食品零售,通信,包装,旅馆,商业支持服务,娱乐服务和服装零售在这一阶段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获得较大的涨幅。
  策略 两条思路关注养老产业
  尽快我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阶段,但是相关养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新一届政府对于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申万研究认为,伴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养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主题之一,将带来细分行业与产业的结构性机会;从投资思路上来说总体有两条,一是从需求端受益于老龄人口增加,养老需求增加的细分行业和公司:老年人医疗保健、与老年人相关的日常消费、休闲娱乐行业,以及包括养老地产、殡葬在内的养老基础设施与服务,以及寿险与资产管理行业未来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相关标的有望从中受益;二是供给端来说,老龄化进程加速了劳动力成本上行的过程,以机械代替人工为特征的自动化机械行业也有望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应对超老龄化社会,别等到“当你老了”
  • 2016/7/25 16:06:0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