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在齐齐哈尔市全国尊老敬老经验交流会
正文浏览次数:909
2014/12/10 23:23:4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中华民族传统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和全国首个“敬老月”期间,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全国老龄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合在齐齐哈尔市召开“全国尊老敬老工作经验交流会”,很有意义。在此,我代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老龄委关于开展“敬老月”活动的精神,研讨尊老敬老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开展尊老敬老工作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国老龄事业快速开展。黑龙江省政府给会议发来了贺电,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分别致辞,齐齐哈尔市、上海退管办、浙江团省委、新疆自治区妇联等先进单位介绍了经验,我们很受鼓舞、很受启发。特别是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的重要讲话,对于深入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构建老少共融、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国老龄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下面,我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站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把握弘扬尊老敬老美德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代际和谐、保障和改善老年民生的有效措施。
从人的素质修养层面讲,尊老敬老既是集体主义的道德规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尊重历史,符合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理念,即一个人只有懂得尊老敬老,才能具有更多的善心、公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家庭美德建设层面讲,尊老敬老是维系人类世代繁衍的基本要求,是家庭生活幸福的根本。我国素有反哺式养老之传统,反哺式养老与人类家庭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既包含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也包含来自于亲情的精神慰藉,是其他任何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方式将长期存在。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随着独生子女增多引起的家庭结构变化,高度关注代际关系趋于复杂、空巢老年人比例明显偏高、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等现实问题,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的同时,大力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改善家庭代际关系,挖掘家庭养老潜力。积极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传统文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提倡和鼓励以“三世同堂”为主流的温馨家庭生活方式,着力减缓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发展进程,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从社会发展需要层面讲,弘扬尊老敬老美德,是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我国传统敬老文化既是家庭伦理,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伦理,把善事父母延伸到尊重长辈及其他老年人,把亲情、感恩发展到博大的爱。数千年以来,治国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本、修德以孝为先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始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要秉承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精神,扬弃性地继承发展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使之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增进家庭和睦和代际和谐,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深刻变动、深刻调整、深刻变化,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相伴随,老龄工作领域面临许多新课题。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形成老少共融、代际和谐的良好风尚,有利于正确处理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以尊老敬老活动为载体,依靠人民群众,扩大社会参与,促进老龄事业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2025年达到3亿人,2035年前后达到4亿人,2050年前后,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高峰时超过一亿人。胡锦涛同志指出:“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全国上下都要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
目前,国家正在组织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立足于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着力完善应对老龄化政策体系、老年宜居环境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和老龄群众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构建老少共融、代际和谐的社会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老龄事业,一方面需要政府重视,加大物质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发动群众参与,加大服务性投入。要充分发挥工、青、妇和老龄机构的社会动员能力,以开展尊老敬老教育为抓手,强化家庭赡养功能,推动完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以开展群众性助老服务为抓手,推动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支撑、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以组织职工、青年、妇女和健康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为抓手,推动发展关心帮助高龄老年人、病残、空巢和贫困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公益和社会慈善事业,为老年弱势群体排忧解难。以开展社会监督和法律服务为抓手,保障老年人婚姻自由和住房、财产、继承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杜绝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等不法行为。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为抓手,加强老年教育、文化、体育工作,支持老年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注重发挥老年群众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使之成为一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三、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把尊老敬老活动引向深入
尊老敬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尊老敬老的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先进城市和先进地区,有不少好做法、好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这次大会交流的典型经验,各具特色,都很好,值得各地学习推广。
希望老龄工作系统的同志们,把这次会议作为很好的学习机会。要向工、青、妇系统的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善于把握大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经验,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和更多的方式推动老龄工作。要向黑龙江省学习,学习他们老龄事业一盘棋的思想,只要有利于老龄事业发展的事情就支持、就推进、就配合。要认真学习推广齐齐哈尔市老龄工作的先进经验。学习他们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大力支持、老龄委有力协调、相关部门主动尽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大群众热情关怀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和大老龄工作氛围;学习他们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发动全市人民打造“孝亲敬老之城”,不断推动老龄事业与“两个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学习他们带着尊老敬老的思想感情,大力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健全为老服务网络、规范养老机构管理,积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尤其是要学习齐齐哈尔市“工、青、妇、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群众工作的经验。市总工会开展“百万职工敬老活动”、团市委开展“鸟还巢青春助老活动”、妇联系统开展“七彩玫瑰居家养老服务活动”等工作经验。大家知道,企业职工养老问题、老年妇女问题和代际关系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日益突出问题。为老服务的主力军也是职工、妇女和青年,老龄工作离不开工、青、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学习齐齐哈尔市,充分利用“工青妇老”四个平台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全力推进尊老敬老工作,努力推进代际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目前,正值全国“敬老月”期间,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各地能够更加重视尊老敬老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和组织工作力度,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发动群众,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把尊老、敬老、助老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扎扎实实地发展下去,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彭捷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