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家口市桥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韩坤,有一个别称——“女儿”局长,那是老干部们对她的爱称。老人们为什么如此称呼她?她到底为老人们做了哪些事儿?
2004年,韩坤刚到老干部局任局长时,老干部就医不便、护理欠缺等问题十分突出,老干部们来信来访的很多。韩坤不仅热心耐心接待,而且承诺:“我是你们的代言人,你们的待遇如果不能落实,我宁愿辞职!”
随后,这项工作成了韩坤和桥西区委老干部局的首要工作。她一边登门解释,消除老干部们的疑虑,一边积极协调区财政和定点医院,引进了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心脏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并聘请全市各大医院专家主任,组成了老干部专家门诊,还增设了老干部病床,配置了液晶电视、饮水机等设施。
为了方便老干部就近就医,韩坤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组织了一个家庭医疗服务队。老同志们只要一个电话,服务队就会上门送医送药。84岁的张老友说:“我有糖尿病、心肺病等多种疾病,有了医疗队,我就不用总折腾着去医院了。”
为了让老干部工作人员能及时与老干部联系,韩坤给每位老干部发放了印有全局工作人员电话号码的“亲情服务卡”,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与老干部爱心帮扶结对”活动。同时,她还在家中的床头前,总是放着老干部的电话表。哪位老人患病,哪位老人住院,她总会第一时间赶去探望。老人们都说,她像女儿一样体贴入微。
83岁的离休干部高凤山,患有喉癌,不能说话。韩坤经常去医院看望慰问他,用写字的方法陪他聊天。她还与老人的原单位联系,帮他报销了3万多元的医药费。老人临终前,当着全家人的面,在遗嘱公证书监督执行人处写上了“韩坤”的名字。韩坤流着眼泪说:“我只是做了点份内的事,可老人却给了我如此大的信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岗位、不珍惜工作?”
2008年,离休干部刘毅山病重时,她和局里的同志早晨去医院探望。当踏进病房的一刹那,她傻眼了:老人刚刚离世,身边只有一个女儿在哭,不知所措。当时,她轻轻地把老人揽入怀中,给他擦身、穿衣……直到现在,老人的女儿还感动地说:“要是没有韩局长,我还不知道咋办呢。”可又有谁知道,就在她处理刘老后事的那天,她的母亲因为血癌也正在医院抢救,她却不能去守候。
8年来,她不分节假日、双休日,先后600余次到医院,300余次跑殡仪馆,看望慰问老干部,送老干部最后一程;为老干部办实事、好事200余件,收到老干部及家属送来的锦旗21面、表扬信30余封。
韩坤对老年大学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为了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红色阵地”,她结合老年人的特点,设置了英语、手工编织、军鼓等16个专业。从教学大纲、管理制度,到各项活动的谋划,她都亲自参与讨论。有几个
在老干部诗歌朗诵会上,老同志们深情地朗诵道:“和她在一起,我们抹去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和她在一起,我们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忧郁……”文/司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