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张运乾
在石市振头直属社区,有一支由社区老年人自发组成的“帮助队”,他们义务照料社区里空巢、行动不便老年人的生活。
卢义琴是这支帮助队的发起人,她今年72岁,中共党员,退休干部。“让社会形成爱老、助老、敬老的风气,老年人也应该带个好头,为空巢、行动不便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2009年5月,卢义琴搬到了石市振头直属社区。搬到这里后,卢义琴发现小区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贫乏,于是她就将老人们组织起来,每天领着老人们活动。“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人们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卢义琴说,现在每天有20多位老人参加活动。大家一起练保健操,扭秧歌,到了节假日还一起表演节目。
通过和老人们接触,卢义琴了解到,社区里有不少空巢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的照顾。“每次见到这样的老人,我就主动告诉他们,今天哪儿有促销,什么东西便宜,问问他们需不需要。”卢义琴说,如果老人需要,她就会帮老人买回来,再给他们送到家。“因为我有退休金,遇到条件不好的老人,我就把买来的东西,免费送给他们。”前几天,新鲜红薯上市了,卢义琴就让女儿帮忙,到集市上买了30多斤红薯,分给社区里几位条件不太好的老人。
2009年下半年,看到卢义琴义务帮助老年人,社区里另外几位老人也加入到了帮助他人的行列。“我们平时主要是帮老人买药、买菜等生活用品,像粉碎机、小推车等大件,我们也帮着买。”
卢义琴擅长织毛线活儿,平时她和帮助队的队员们经常给老人们织些毛活儿。今年春节前,卢义琴听说小区里有一位老太太得了癌症,她和队员去探望时,老太太想请卢义琴帮着织顶红颜色的帽子。“为了省点儿钱,这位老太太把以前的一顶旧帽子拆了。旧毛线的颜色已经不鲜亮了,而且毛线的质量也非常差。”卢义琴说,为了满足老太太的愿望,她到市场上买了新毛线,仅用一天的时间就给老人织好了一顶新帽子。“老太太戴上新帽子,非常高兴,她说,一辈子也没戴过这么好、这么暖和的帽子。”
现在,这支“帮助队”共有8位成员,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别看我们岁数大了,但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平时,大伙都有帮扶对象,需要人手时,就给其他的成员打个电话,一招呼就到。”卢义琴说,她希望像这种小区帮助队越来越多,各个小区敬老、爱老、助老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使空巢老人、患病老人有人照顾,让老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