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干部专栏
河北退休老人退休不退岗
        正文浏览次数:946
  2014/12/10 23:25: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省博野县七旬的退休老人靳国华,在职时他是全县有名的好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自1957年参加工作到2000年退休,授县模范教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记功、嘉奖等奖励40多次。

 

  退休后,他被人誉为“老干部的贴心人”、“少年儿童的守护神”、“文化艺术的传播者”,2000年以来,他退休不退岗,离职不离志,先后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他就是河北省博野县县委党校离退休老干部靳国华。

 

  2004年,靳国华任县休干党总支书记后,根据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实际情况,建议把所有离退休老党员的组织关系统一转到老干部局来,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分别建立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形成完善的老干部党组织体系。他的建议得到了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县委老干部局设立了离退休干部党总支,7个乡镇、3个社区各设一个分支部。随后他又到乡镇社区协调,为各休干党支部安排了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用具,给党员建起了活动室。

 

  2009年他又以利“老”为原则,按照以片、街道为单位,把原10个党支部调整为15个。为方便老党员活动,靳国华倡导并推行各支部支委包村、党小组长包街、优秀党员包老弱病残的工作制度,方便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靳国华总结出为老干部提供五就近”的服务模式:即就近学习、就近参加活动、就近得到照顾、就近沟通信息、就近发挥作用,作为典型经验被河北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推广。为上好党课,他亲自编写了《老年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观》等4万多字的党课教材,深入各支部授课,并举办专题培训班,对老党员进行答卷测验。他还组织了宣讲团并任团长,带队深入乡镇、农村进行宣讲,受教育者达9000多人次。

 

  老干部家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要登门探望、慰问,给予必要的帮助。博野镇冯村离休干部赵志普,家庭失火,衣物被褥被烧得净光。在党支部书记会议上,靳国华首先拿出200元,号召各支部发动党员干部为其捐款救助,并建议老干部局成立了“老干部困难救助基金会”。仅仅一周内,全县捐款1.2万元,除救助赵志普3000元外,其余捐款全部入在基金会账户,用以适时救助。十多年来,只要老干部中有此问题发生,不论远近,天冷天热,必登门排解。离退休干部靳志林,为家产问题和其侄子、养子发生矛盾,退休干部沙福运,为庄基和村邻发生纠纷,都要诉诸法院打官司。靳国华听说后多次邀请村干部、乡镇干部进行调解,使纠纷妥善解决,重归于好。十多年来,靳国华排除各种矛盾42起,全县没出现一起老干部上访的情况。

 

  靳国华还是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他常说,教育好下一代是老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老干部,在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老前辈,在家庭中是家长,最有资格、最有能力、最有义务关心下一代。所以,靳国华把关心下一代列入了休干党总支重要工作议程之中。在他的努力下,全县133个村建起了家长学校,靳国华不顾年老体弱,每年坚持至少给学生家长上两次课,教他们学会如何关爱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同时,每年都组织宣讲团或聘请宣讲团到学校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革命理想教育、爱国主义及法制教育。聘请老革命功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学英雄,当英雄活动。为了使所有老干部都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开展了一帮一,和青少年结对子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上学难问题,帮助失足青少年悔过自新,走上正道。截止目前,全县已有658名老干部和青少年结成对子,为贫困生捐助资金10.5万元,解救失足青少年13名。

 

  从2009年6月份开始,在博野县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靳国华组织“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和老模范)成立了“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靳国华带领“五老”监督员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克服各种困难,坚持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到所包网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督促网吧业主守法文明经营,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防止青少年沉溺网络,迷恋网络游戏,接受不良信息。一次,靳国华看见几个刚放学的小学生正在网吧门口向里面张望,他上前指着门口挂的“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牌子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未成年人,现在的任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不但现在不能进网吧,在成年之前都不能进网吧。”孩子们很快离开了,靳国华也如释重负。今年下来,经“五老”网吧监督员教育劝导,全县迷途知返的青少年学生有110余人,社会反响良好,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欢迎。

 

  老干部靳国华十年如一日退休不退职,默默付出,发挥余热,并受到了群众的尊重与爱戴。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奖代补
  • 2016/8/1 16:09:25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8 16:57:29
  • 秦皇岛7旬老太书写4万字手稿见证小区成长史
  • 2016/7/28 16:31:26
  •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 2016/7/26 16:13:47
  • 聚焦延迟退休:为何小步渐进 养老金是否已收不抵支
  • 2016/7/26 16:12:0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