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赵良武
邢台七里河风景旅游区,40里秋水蜿蜒流淌,六大主题休闲公园风景旖旎,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还有一道更令人心驰神往的风景线——梨园“大篷车”演出场,为游客及村民带来美妙的精神食粮。
每天下午3点,在邢台新华南路七里河南岸的大桥下,阵阵锣鼓声、唢呐声吸引着百余名老人前来听戏。来这里听戏的多为60岁至90岁之间的老年人,他们随着戏曲唱段的起伏跌宕而兴奋、鼓掌、欢呼。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想听哪段就点哪段,想唱就上台来一段。
为老人们奉上这丰盛的精神大餐的是梨园“大篷车”宣传队。这支宣传队是2009年10月成立的,由邢台发电厂退休职工王爱学、陈树民牵头,爱好戏曲的8位老人自愿组建的。为了组织这支队伍,王爱学征得老伴和孩子们的支持,拿出3万余元,购置了音响扩大器、变电器、麦克风、文武场打击乐等,还专门购置了载这些器材和设备的电动车。每天下午2点多,老王都会准时下楼装车,在好友陈树民、路有学协助下,驶向七里河大桥演出地。故宣传队又得名梨园“大篷车”。
梨园“大篷车”的队员没有酬劳,没有奖金,唯有老人们的掌声才是他们最大的快慰和收获。为了使乐队的演出水平得到提高,他们专门邀请了邢台市豫剧团原团长赵利华做顾问,为他们说戏,讲文武场的器乐打法儿。赵利华分文不取,义务奉献,他拖着多病的身体,带领这些老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也成为宣传队的艺术总监和精神支柱。
陈树民是宣传队的的主角儿,共同的爱好使他和王爱学走到了一起,二人形影不离,着了迷似地敲着、打着、说着、念着乐队的鼓点。“女老包”宋淑贤性情豪爽,声腔宏亮,老人们都很喜欢她。她是一位公共汽车司机,只要一倒休,就会跑来唱几段,她风趣地说:“这里拴着我的魂儿,每天不和这些老人们见见面,心里就不踏实。”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是这伙票友们的共同心声。现在,这支演出队已经发展到20余人。
近3年来,除了风雪和恶劣天气,宣传队准时到场演出。演出活动牵动着老人们的心,附近南和县、邢台县、沙河市、邢台市二十余个村庄的老年人每天也会准时到场,听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76岁的高斌过去没事干,整天泡在麻将场里,输了钱回家耍脾气。自从知道梨园“大篷车”演出后,他就每场必到。从此,他性情温顺了,麻将不打了,还经常跟着唱几段,成了“大篷车”的铁杆戏迷。
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近日,梨园“大篷车”宣传队的队员们加紧排练《党啊,亲爱的妈妈》、《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春风吹得人心醉》、《为社会主义把套拉》等节目。他们想用歌声向党和祖国献上一份祝福,给老人们送去一片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