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住江西省赣州市青年路的邹大爷退休后,每天吃完早饭都要到赣州公园逛逛,中午吃饭时间再回家,吃好饭又来,和上班时间一样,连他自己都笑言是去公园“上班”的。像邹大爷这样准时到公园“上班”的老人不在少数。8月25日下午,热浪袭人。在赣州公园,笔者看到不少老年人正在下棋、打牌。卢大爷一边打牌一边说:“即使天气再热我也会来,在家无所事事,到公园找老友聊聊天,打打牌,是最好的休闲方式。”
公园是露天场所,并不是老年人活动专有的场所,年轻人热情奔放的活动方式,难免让老年人受到一定的干扰。老人们经常被周围高分贝的音乐吵得心烦,他们多次向年轻人建议减小音量,但每次都是无果而终,他们盼望拥有一个室内活动场所,以免噪音污染。
前不久,卢大爷在公园东侧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了兴趣班,一个星期一节课,每个学年学费100元。他说,虽然中心有专门用来开展活动的场地,但目前只有副县级以上的老干部才可以免费进去活动,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总是空荡荡的。希望今后它能免费向大家开放,成为老年人公用的室内活动场所,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经费不足导致场所匮乏
赣州市老龄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老年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无忧无虑,但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却十分欠缺。老年人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他们需要锻炼,需要自娱自乐,而赣州城区目前还没有专供老年人活动的室内场所。经费匮乏则是老年人活动场所缺乏、设施不足的主要原因。由于缺少经费,有些活动场所只能依靠向老人收费来维持运营。
据悉,位于该市红旗大道的原青少年宫目前已被改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了。由于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营了20多年,年久失修,很多设施需要修缮改造,所以,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真正交付使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仍然不能满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文体活动需要社会支持
对于老年人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该市一位政协委员曾在提案中建议,采取社会资助、自我创收为主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老年福利基金,建立专业、集中的老年活动场所;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应履行为老年人提供优待的职责和义务;宣传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涉老优待职能部门以及各有关方面,要加强尊老敬老的思想教育、道德宣传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老龄工作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成员依法维护老年人权益的自觉性,共同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