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古道热肠美名扬
        正文浏览次数:1408
  2018/2/1 9:47:20    来源:    作者:卢伟丽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见到张树根老人时,他刚刚结束上午的锻炼。个子不高,身体微胖,迈着稳稳的步子往公园门口走。听说记者来采访,与张树根同行的老人纷纷翘起大拇指:“这是个好人,赞助过残疾人、秧歌队,还经常请老人吃饭,快给好好宣传宣传。”
    一、曾是八十年代的 农民企业家
    70岁的张树根老人是正定人,曾经是正定的第一批农民企业家。
    回忆起往事,张树根老人颇为自豪。“1984年,我从集体的玛钢厂辞职,创办了自己的私企——正定县第二玛钢厂。”张树根回忆,由于踏实肯干、头脑灵活,同时又有眼光和魄力,张树根的企业迅速发展,从一个生产工厂发展到拥有多家工厂的集团公司。最辉煌的时候,张树根的万达玛钢集团公司拥有5000多人,还曾经被评为河北省百强私营企业。
    富起来的张树根没有忘记乡亲们,不但带领村民摆脱贫困,还出资建设村里的小学。“那时候学校没钱买桌椅,村长找到我,我就出钱给学校购买了桌椅。”张树根说,后来他又给学校免费修了水塔。
不仅如此,工厂里一些外地来的贫困工人没地方住,张树根就让他们搬到自己新建的楼房里,这一住竟是十几年。
    2010年,张树根把公司交给亲戚打理,自己则闲了下来。
    二、惬意的晚年生活:骑车、跳舞、扭秧歌
    闲下来的张树根生活规律,而且很注意锻炼身体。
    每天早晨4时许,张树根就起床了,吃过早饭,6时左右去长安公园锻炼身体。中午回家吃饭,睡上半个小时的午觉。晚上则要到11时许才睡觉。
    张树根喜欢跳舞,而且跳得还不错。天气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在长安公园跳上一上午。有时候也会跟秧歌队一起扭扭身子,活动活动筋骨。“现在年纪大了,不比以前,不敢运动太激烈,不管跳舞还是扭秧歌,都是跟着音乐简单活动活动。”张树根说:“我这个人在家呆不住,喜欢到公园里动动,还能跟朋友们聊聊天,心情特别好。”
    上班的时候,张树根一直都是坐车,闲下来以后想锻炼身体,于是就买了一辆二手旧自行车,每天骑着自行车家里公园到处跑。记者采访时,见到张树根走出长安公园,推过停放在路边的自行车骑上就走。骑车动作轻盈灵活,一反刚才走路时的缓慢状态,简直不像一个体态微胖的70岁老人。“我现在骑车技术还行,就是下雪天路滑也不用担心。我骑在车上,两腿放下当车闸,又稳又安全,保证不会滑倒。”说到自己的骑车技术,张树根相当自信。
    三、因赞助残疾人、秧歌队小有名气
    在长安公园一起锻炼的老人中,张树根是小有名气的。为啥?“因为他好事做得多了。”一起锻炼的耿大爷说。
    说起张树根帮助人的事,和他一起锻炼的几位朋友都能如数家珍说出几件来。
2014年,经常活跃在长安公园的一支秧歌队需要添置一些新装备,但队员们商量了好几次,都因为没人肯出钱而让计划搁浅。听说了这个情况,张树根跟秧歌队的负责人表示,“需要啥就买,钱我出。”在张树根的赞助下,长安公园的秧歌队一举购置齐了服装、锣鼓、旱船、跑驴等演出装备。
    2015年,张树根得知梦飞残疾人艺术团遇到资金困难,无法购置演出必需的乐器。张树根当即拿出3万元钱,帮助该艺术团购置了乐器、音响等。
    前一段时间,张树根还将自己公司的一个仓库进行了改造,免费为残疾人艺术团、秧歌队提供办公场所。还有一间空房子,张树根打算找个家境贫困需要帮助的盲人,来开个按摩店。“这里面床、被子、厨房用具等也都已经准备好,也有洗澡间。我不收房租,按摩挣的钱都归他自己。”张树根表示,残疾人很不容易,能帮一个是一个。
    四、请老人吃饭成为习惯
    张树根小有名气的另一个原因是请老人吃饭。
   “每年我都要在八个节日请一起在老年人健身中心锻炼的老人们吃饭。”张树根说,雾霾天的时候,他就会到老年人健身中心锻炼。久而久之,大家混熟了。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妇女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重阳节,他都要请大家到饭店里吃一顿,每次都有将近百人参加。吃的东西从元宵、蒸饺等小吃到烤鸭这样的大餐都有。“去年我参加过一次,整整去了8桌人。”市民耿大爷用“8桌”来形容去的人数之多。
    除了这8个节日外,张树根平时也经常请老人吃饭,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
   “我特别敬重老人,看到他们吃得开心就高兴。”张树根告诉记者,解放前,他父亲开粮店就经常接济贫苦乡亲。他受了父亲影响,一直坚持“吃亏是福”的理念。如今年纪虽然大了,但仍然愿意帮助这些老人、残疾人,并且会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