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将人生开挂到底的老顽童
        正文浏览次数:894
  2018/5/28 9:44:21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5月6日《周末》“镜像”栏目,用整整两个版面,以“82岁的少年”为题,同时配发11幅彩色照片和集成故事,对王德顺老人这一典型人物进行了形象、深入的刻画报道。

  横跨两个版面、处于中上位置的主图最为醒目。照片中,一位须发飘飘、上身赤裸的长者,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T台上健步而行,他那健美的肌肉和意气风发、舍我其谁的霸气顿时惊翻全场。正是这张照片让他爆红全国而广为人知。他便是王德顺,“一位82岁的中国少年”。

  “24岁做了话剧演员,44岁开始学英语,49岁投身造型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表演艺术,65岁学习骑马,70岁练出8块腹肌,79岁走红T台……”短短一段话便勾勒出王德顺汗水洒一路的人生轨迹。他可不是徒有其表的“花瓶”,在人生道路上他不断拾级而上并越战越勇。追求、奋斗和开拓成了他人生道路的主旋律。他的成就和坚持足以令我们震撼和感叹不已。

  王德顺小时候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只读了5年书后,饱尝生活艰辛的他为养家糊口便不得不辍学了。他当过电车售票员,几年后又参军入伍成了一名军械修理兵。当时当地的职工会演特别多,他非常喜欢看话剧,不久又尝试着和同事们有模有样地自编自演起话剧来,他沉睡的文艺才华也因此被彻底唤醒了。兴趣加努力给他带来了好运,他报名参加沈阳军区话剧团招生考试,并如愿成为军区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他的人生从此被改写并开始“发迹”。他得遇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的妻子。经妻子的提醒和启发,他同妻子一道编排出一系列“造型哑剧”。在“伯乐”的引荐下,他们一家的哑剧表演在一次国际演出中一连谢幕十次,这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他出身寒微且没上过几年学,却通过戏剧表演这个跳板实现完美逆袭,并最终成为人生的大赢家,堪称经典和传奇。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年轻时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但最后达成目标的却是极少。所以问题的关键便是,有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和定力。

  反观当下,有的人正值“当打之年”却不思进取,要么鄙薄和抱怨着自己的出身,要么听任心灵的家园杂草丛生,要么自恃有一纸空洞的文凭而故步自封,或身陷庸常的苟且,或沉溺于无休止的娱乐和狂欢,或迷失在慵懒和倦怠里,从而过早让自己的人生进入待机和休眠状态。

  老者尚发少年狂,我辈岂能不努力。让我们揣起那过早陨落的青春梦想,点燃那行将熄灭的激情之火,破译开启人生开挂模式的密码,昂首踏上自我拯救之路!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