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2万网友参与了支付宝一次名为“空巢父母看病”的网络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父母生病时,有7成是自己去医院;2成不去医院,在家“硬扛”;仅有1成会在子女的陪伴下前去看病。“子女在外地、工作忙、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这是大部分受访老人选择自己去看病,甚至是在家“硬扛”的原因。
《河南日报》:针对空巢老人就医问题需要综合“药方”,在综合“药方”中,既要有技术性的“解药”,如远程挂号、医保移动支付等,也要有制度性的“解药”,如完善基层首诊、家庭医生及转诊、子女护理假等。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最大程度化解空巢老人就医难问题,让银发社会充满更多欢乐祥和。
《北京晨报》:面对“空巢父母”独自就医的问题,子女有心无力。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经济新业态的出现,解决“空巢父母就医”的问题,并非没有路可走。其一,社会上的家政服务机构,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其二,医院在这方面同样可以有所探索。医院除了从人性化服务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外,还可以为有需要的空巢老人提供有偿导医、陪医服务,避免空巢老人就医无人陪同,在就医过程中不知所措的问题。
《光明日报》:要想有效纾解“空巢父母就医”难题,关键是要发挥好家庭医生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要引导和推动“空巢老人”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争取每一位“空巢老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在医院与“空巢老人”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功能。当家庭医生、社区医院遇到无法医治的“空巢老人”患者时,能够让家庭医生充当起导医功能,与医院的相关科室联系、沟通,避免患者在医院里找不到就医科室。
中新网:如今,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服务性产业增长速度很快,养老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催生出各种市场服务项目,满足老人的相关需求。“空巢父母看病”难题其实也是一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商业机构可以针对性推出陪伴看病服务,帮助老人挂号、问诊、拿药等,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如此即可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至于费用方面,可以多方共同承担,比如老人出点钱,子女出点钱,政府补贴点钱,减免相关税收等,以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