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是第一次参加那种规模的国际比赛,太震撼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4500名资深乒乓球爱好者同场竞技,这可不是随处可见的,很难得,现场精彩纷呈。”即使已过去近2个月,蒋兆兆还是对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的国际元老杯比赛津津乐道。只身一人漂洋过海,人生地不熟,还说不溜英文……乍看之下困难重重的美国之旅,对蒋兆兆来说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位78岁的绍兴老人,有一颗对乒乓球痴迷的心。
见偶像 做公益
事实上,蒋兆兆不是第一次收到国际比赛的邀请,球技精湛的他一直是国内外各类大小赛事邀请的人选。
“前几届的元老杯,跟团的费用动则几万元,对于退休老人来说的确贵了点。”蒋兆兆说,好在这次的美国之行有徒弟跟球友的支持,总算让他圆了梦。“他们跟我说,只要我报名参赛,人到了那边,吃住就都不是问题,让我放心去。”蒋兆兆很感慨。据说,美国球友为了让他顺利出行,报名、缴费、联系美国乒乓总会发邀请函……一切手续都提前为他办妥,甚至还为了双打项目,专门成立了“美国长胶之友群”。心头大患被朋友们逐一解决,蒋兆兆欣然踏上旅程。
作为国际乒乓业余顶级赛事,国际元老杯素来有着“贫民”奥运会的美称,选手也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蒋兆兆被分到了74-79岁这个组别,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地的197名球友进行较量。
“我是打到了前八,是大陆75岁年龄段选手中的最好成绩了。”蒋兆兆对自己取得成绩颇为满意,他谦虚地说,其实单论实力自己并不强,只不过对手不太适应他的长胶打法,才让他有机可乘。比赛赛程紧张密集,在这个间隙中,蒋兆兆还不忘与队友们一起做公益。
参赛选手中有一位叫做林财旺的越南老人,已经92岁,现在定居洛杉矶。因为左脚两次动了手术,老人行动需要轮椅,但因为子女都没空陪同,几乎要放弃参赛,蒋兆兆见状便自告奋勇地担起了照顾林老伯生活起居和参赛的重任。“其他差不多年纪的参赛者身子都没我好,既然我身体健康,就再帮别人做点事,也帮老人圆圆梦。”在蒋兆兆的悉心照顾下,林财旺全程参赛,并获得90岁以上组双打第三,安慰赛亚军的好成绩。
父亲是自己的“启蒙教练”
说起喜欢上乒乓的契机,蒋兆兆开了话匣子。
“我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副蓝色底、上面印着白色花鸟的球拍和一盒彩色乒乓球。那之后,自己也不会打乒乓球的父亲就成了我的‘教练’,我们经常一起打球。”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蒋兆兆笑了出来,“我个子小,站在地上都够不着球桌,只能搬个凳子接球。有时候急了,忘了自己站在凳子上,就总是摔得头破血流。”
纵然如此,蒋兆兆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日俱增。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蒋兆兆发现,自己竟能打赢父亲,甚至当父亲的“教练”了。
1959年,成为“国球”的乒乓球风靡全国,绍兴的乒乓球运动也是非常蓬勃。彼时,在绍兴一中求学的蒋兆兆勇夺绍兴市中学生乒乓球冠军,成了全校千余名学生中的“特权”生。
“学校夜自修有三节课,但当时学校给了我‘绿色通道’,说我可以晚上外出去工人文化宫练球。”走进蒋兆兆位于绍兴柯桥区的家中,能看到两只柜子中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各种金灿灿的奖杯和奖牌。小到县级比赛,大至国际比赛,每一个奖牌背后都是他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执着。
“打乒乓球好啊,有利于身体健康,你看,我这么多年从来不去医院。”蒋兆兆说,乒乓球带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的体魄。退休之后,他没有因为生病进过一次医院,相对的,体育馆和各类球类活动场所倒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蒋兆兆说,这么多年的乒乓球生涯,他一直都坚持用自己的长胶球拍,现在用的是2毫米左右的,因为国际乒联对长胶参加比赛有限制,要求长度2毫米以下、1平方厘米内10颗以上、30颗以下的颗粒胶。
“长胶以‘怪异’著称,颗粒越大越长,打出来的球也就越怪。”蒋兆兆颇为自豪地摇了摇拍子,“其实不管打法如何,我觉得乒乓球都是很适合老年人的一项运动,也希望有更多老人能参加这项运动,享受乒乓球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