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渐为慢性病患者兜底
正文浏览次数:1099
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国新办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透露,《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与调整后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时隔6年再次调整,将渐为慢性病患者兜底。
重点突出药品临床价值
2018年新版目录与过去有何不同?曾益新表示,《意见》强化基本药物“突出基本、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保证质量、降低负担”的功能定位,目录调整坚持调入调出并重、中西药并重。在目录的遴选方面更加注重突出药品的临床价值,坚持动态调整和调入、调出并重。拟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可以是新审批上市、价格较高但效果较好的药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临床疾病防治的需求。调出目录的品种主要是临床已有可替代的药品,或者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确切的药品。
同时,也考虑到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允许地方增补药品是制度建设初期的过渡性措施,所以这次意见就明确了,原则上各地不再增补药品。据悉,此次目录共调入药品187种,调出22种。这意味着目录总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
聚焦癌症、儿童、慢性病等病种
覆盖病种方面,除主要临床病种外,重点聚焦癌症、儿童、慢性病等病种,新增品种包括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
对于新增的12种抗肿瘤药,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副司长张锋表示,很多都是肿瘤靶向药,已经进入医保目录的比较多。此外,一些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也被纳入基药目录中。张锋表示:“非基药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的大部分,这次也进了基本药物目录,所以应该说进的品种的量已经超过通过评价品种的一半以上。”
向部分慢性病患者免费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还将通过财政全额保障或医保全额报销等方式,选择部分基本药物向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免费提供。数据显示,仅2016年我国慢性病患者就超过2.6亿人,慢病支出约3.2万亿元。
此前,我国已在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13个省、24个市(县)进行基本药物全额保障试点,将慢性病基本药物作为公共产品以全额保障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去年,山东省青岛市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提供治疗部分慢性病基本药物的通知》,在国内率先出台了向家医签约居民免费提供部分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7种基本药物的惠民政策。向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免费提供的7种基本药物包括:治疗高血压的复方利血平片、双氢克尿噻、卡托普利、尼群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药物二甲双胍和辛伐他汀,药品相关费用由医保基金和区、市财政专项资金解决。
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慢性病患者及时用药,也有助于保证社会安定。(摘编自《经济参考报》《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