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他不爱黄金屋、不爱颜如玉、也不爱千钟粟,他爱书,纯粹的爱书。他就是友新街道梅亭社区的“藏书之星”袁立辉老人。据袁立辉估计,这40多年来,他收藏的各类书籍超过了1万5千册,他还利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其中几个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小时候,老师对我的评价是“爱看书”
走进袁立辉的家中,第一感觉是挤,不足4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大部分被书所占据。进门抬头就看见一个书柜,书柜边上是厨房,为了防止做饭的油烟熏到书籍,袁立辉在书柜上安了一个帘子,里间是卧室,但除了一张床和一张书桌外,其他就是两排书柜,上面放满了各类书籍,而床底更是塞了几大箱子的书,袁立辉家的电视机都是放在书柜上的……
谈到书,袁立辉显得特别兴奋:“我喜欢书,喜欢看书,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很认同,总觉得自己的书不够。”要说袁立辉和书的缘分,那就要追溯到他小时候了。袁立辉告诉记者,从他记事开始,他就很喜欢看书,“上小学的时候,我记得当时老师要评价每个学生的特长,其他学生的特长都是跳舞、唱歌、打球等,但到我这,老师的评价就是‘爱看书’……”袁立辉感慨地说,上了初中以后,对书更加热爱了,尽管家中生活十分艰苦,但他还是坚持看书,买不起新书,他就去图书馆看书。
真正开始收藏书,是文革期间的事情。据袁立辉回忆,当时他才20岁左右,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常常一个人躲在家里看书。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无线电方面的,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40多年来,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买书看却从没间断过,不知不觉自己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在搬迁到梅亭社区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藏书已经超过1万5千册。如今,袁立辉虽然是低保户,但他依旧省吃俭用,坚持买书看。
■最失意时,书教会我对待生活的态度
刚开始的时候,袁立辉看的多是技术方面的书,无线电、摄影等,后来迫于生活压力,文革结束后袁立辉背井离乡,到浙江开了一家无线电维修店,但生意一直不是很理想,于是袁立辉回到苏州,转行开了一家摄影店,初时生意还不错,但随着摄影店越来越多,袁立辉的摄影店也没能继续下来。这段时间内虽然袁立辉依旧坚持买书、看书,生意好,就多买点,生意不好,省吃俭用也要买。
摄影店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谓袁立辉最失意的时候,生意失败,巨大的生活压力压得袁立辉整个人几乎崩溃,就在这个时候,袁立辉接触到了一本影响他一生的书———《感谢折磨你的人》,“世上只有一件事比遭人折磨还要糟糕,那就是从来不曾被人折磨过,因为当一个人受尽折磨时,他的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而且只有此时,他才能越挫越勇,逼迫自己去突破现状。”这是卷首的一段话,直到现在袁立辉还能倒背如流,他告诉记者,看了这本书,改变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自己之前的人生道路上有不少挫折,自己曾经怨恨过,但看完这本书后,学会开始感谢那些人、那些事,是他们教会了自己要突破现状。
之后,袁立辉还接触到了几本对他影响颇大的书,如《智慧的力量》等,都让他受益匪浅,从那以后,袁立辉不再侧重收藏技术方面的书,关于人生哲学方面的书也渐渐进入袁立辉收藏之列。
■数个发明创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有人说,1万5千多册书,看得过来吗?可袁立辉看书并不是走马观花,每一本书,他都认真研究过,早期袁立辉喜欢看一些无线电、机电、化工等方面的书,并从中自学了不少相关技术,自从袁立辉所在的企业倒闭后,袁立辉就在家里,利用这些从书中学来的知识,搞起发明创造来。
目前,袁立辉已经有几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涉及电瓶车、冰箱等领域,但都因为这些发明涉及的范围过大,因此没有继续下去。不过去年6月23日刚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半导体空调服”,却是眼下袁立辉重点在开展后续研究的一个发明。
袁立辉告诉记者,其实设计空调服的设想他十多年前就有了,当时忙于工作,几年前,他才有了时间,于是又买了几本关于半导体的书,自己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袁立辉终于利用半导体的温差制冷,成功做出了能够调节温度的“空调服”,并获得国家专利。现在,袁立辉正在积极改进“空调服”,想办法克服它的一些弱点,如份量过重、不能洗涤等。 (杭雷 摄影 张健)
(责任编辑: 汤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