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丈夫突然患病,她奔波劳碌照顾病人,还接替丈夫养好了满屋的花草
她每天骑车往返好几公里照看八旬高堂;她每天一日三餐照料患病的丈夫;她每天给众多花宝宝施肥、浇水——她就是“跟着晚报学养花”活动299号选手吴爱丽(登记名为赵涛)。今年1月1日,62岁的她获得了2011年12月花王称号。
□文/图 社区记者 瑞春
接班照料满屋花草
吴爱丽,62岁,市照明电器公司退休职工,现居石市建胜路工商银行宿舍。
昨天一大早,吴爱丽起床后简单地洗漱一下,就开始给家里大大小小十几盆花浇水。她家养的凤梨、山影、君子兰、吊兰、栀子花等花卉绿油油的、郁郁葱葱。她看了看窗外,认为会出太阳,就把喜阴的凤梨花宝宝搬到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随后,吴爱丽开始做早饭、收拾屋子。她丈夫赵先生身体不好,容易情绪低落。吴爱丽每天都会在他起床前把屋子拾掇得干净利索,让他有个好心情。
吴爱丽的丈夫赵先生曾在某银行担任领导职务,2010年退休。退休前,赵先生十分喜欢养花,经常到附近的花卉市场买花。有时候,他出差到南方,也会将当地长势旺盛的富贵竹等花卉带回家养。赵先生当年为了养花还曾买了不少书籍照着学,他养的花还很不错呢。他家地方大,他养的花蓊蓊郁郁地摆满了客厅,看上去十分喜人。
不料,几年前,赵先生患了脑梗塞。稍微康复一点,赵先生就拖着病体去处理琐碎的事情,就没有心思料理他的花儿了。眼看着丈夫的花儿一天天枯萎,吴爱丽赶紧帮丈夫伺弄起来。
起初,吴爱丽没有经验,花儿不但没有得到转机,反而枯的枯死、蔫的蔫了:她总怕仙人球缺水,时不时地给仙人球浇点水。到最后,几盆仙人球只剩一盆苟延残喘。没来暖气之前,她开着窗户通风,蓝莓等冻得叶子都落了,光剩枝了;而草莓干脆就“呜呼”了。
摸透花的“脾气秉性”
从此,吴爱丽抽空就琢磨:这些花儿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喜旱、有的喜涝,得摸透它们的“脾气秉性”。通过两年来摸索,吴爱丽养的花基本上“缓过劲儿”来了。从此,她也渐渐喜欢上了养花。
吴爱丽家常年订着燕赵晚报。2011年,她看到“跟着晚报学养花”活动的消息,十分高兴,就用儿子赵涛的名义领养了一盆凤梨花宝宝,严格按照晚报上登的给花宝宝施肥、浇水。
新来的凤梨花宝宝也吸引了吴爱丽丈夫的注意力,他有时会提醒吴爱丽:“是不是施肥施得少了?怎么老也不开花呀?”吴爱丽查看了施肥浇水的记录,告诉他:“不少呀,人家园艺师说怎么施肥就怎么施肥,早晚得开花。”
奔波劳累身体反而好了
在丈夫患病之前,吴爱丽已经有很多需要操劳的事情了:她父母都已八十六七岁了,住在广安大街,俩人身体都不好。她母亲还瘫痪在床。原先,吴爱丽和弟弟、妹妹们一起轮流值班照顾父母。她丈夫患脑梗后,弟弟、妹妹心疼她,不让她值班,可她怕弟弟、妹妹照料老人太辛苦,就每天到父母那里去待半天,帮着买买东西,洗洗涮涮。几年来,她一直是每天骑车往返好几公里来回奔波,又要照顾父母,又要照顾丈夫,还要照顾丈夫的一屋子花宝宝。
刚退休时,五十来岁的吴爱丽身体并不好,成天这儿疼哪儿疼的。可几年奔波操劳,吴爱丽反而更壮实了,身上的病痛似乎也都不见了。
看着家里的花儿又恢复了活力,看着凤梨花宝宝一天天长大,原本爱花的赵先生得到了宽慰,不那么苦闷了,也开朗一些了。吴爱丽看到这些,心里也充满了快乐。她觉得生活里虽然有苦难,但要把苦难当做一道茶,也会留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