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访中,刘水兰左情不自禁吹奏起《月光下凤尾竹》。
日前,来自宝安民间的“凤尾竹”葫芦丝乐队在国际才艺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乐器类团体节目金奖。
该赛事是由世界华人文化艺术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世博协调局协办的第二十五届“今夕年华”系列暨“世博杯”国际才艺邀请赛。宝安“凤尾竹”葫芦丝艺术乐队一行22人参加了比赛。昨日,记者在新安街道新安湖花园见到了领奏刘水兰和参赛的亢月凤、郭秀玲。
成员平均年龄68岁
“广东深圳市"凤尾竹"葫芦丝艺术团器乐队”是刘水兰一行赴上海金海岸大剧院出赛时的团队名称。夺金后,队员们更加坚定地表示,今后这支团队就应该叫"凤尾竹"葫芦丝艺术团器乐队”。
实际上,参赛的22名队员均已退休,平均年龄达68岁,年龄最大的已年逾古稀。他们来自宝安各个社区,年轻时都热爱文艺和乐器,尤其对葫芦丝情有独钟,于是结缘在宝安区老年大学举办葫芦丝课堂。
“我年轻时就喜欢乐器,葫芦丝携带方便,有时做饭也能吹上一曲。”刘水兰学习葫芦丝已近四年,平日经常听葫芦丝的伴奏带、录音,久而久之,就能听出吹奏的人哪里吹得好,哪里存在问题。
刘水兰称,他们这支葫芦丝团队实际上有三十多人,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喜人的成绩,在于每一位队员都有着深厚的文艺素养。
偶然走向国际舞台
原本只是老有所乐,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支葫芦丝团队走向国际舞台。亢月凤和郭秀玲告诉记者,这次比赛,让她们感到生活仿佛又有了“奔头”,不仅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更感到自我价值又得到实现。
“这多亏了蔡教授,是他鼓励我们走向舞台。”刘水兰口中的蔡教授名叫蔡华,是一所音乐学院的特聘教授,长期担任南方地区招生、培训、输送选拔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水兰与他相识,得知4月10日在上海将举行一次世界华人艺术大赛,蔡华希望他们这支葫芦丝队去尝试一下。
今年3月,“凤尾竹”葫芦丝乐队正式备战比赛。期间,除了每周三正常的上课外,蔡华还对他们进行“强训”。刘水兰说,为了让大家在一个月时间内有效提高,蔡华教授特意帮他们联系了冠华学校提供场地,供队员们练习。
震撼评委夺团体金奖
4月8日,“凤尾竹”葫芦丝乐队一行在蔡教授的带领下从深圳出发,次日抵达上海。令刘水兰没有想到的是,22个人在舞台上发挥的效果,简直可以用“震惊”来形容。
刘水兰回忆称,自己在领奏《月光下凤尾竹》结尾时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长音时,回眸一看自己都被震撼:舞台的背景确实很美,每一个吹奏者似乎更美,精致美妙的妆容,让每一位成员都好似妙龄少女,充满活力。舞台上下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22个人吹奏得如同一个人。“沉着、陶醉,每一位吹奏者都毫无紧张感。”演奏完毕后,眼看着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一路飙升,队员们反而有些紧张。
“真好听,太美了!”“你们的表演独一无二,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都让人十分享受!”“你们是广东来的吧,我们评委都被你们的吹奏深深吸引了!”在参赛的30多个节目中,“凤尾竹”葫芦丝乐队一鸣惊人,被举办方授予器乐类团体金奖。刘水兰也因表现突出,被授予个人优秀编导奖和优秀表演奖。
据悉,虽然比赛已经结束,“凤尾竹”乐队的成员们仍每天在公园坚持练习,为即将在五月去北京和年底去新加坡的文艺比赛而准备。
本报记者 韩翀 通讯员 刘柳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