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肖玉恒
刘世英,今年77岁,曾担任张家口怀来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1995年退休。1998年底,怀来县成立老年大学,他又被县委县政府请出山,担任老年大学校长。14年来,刘世英将全部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老年教育事业上,使怀来县老年大学成为全县老同志的精神乐园。
升级“硬件”
老年大学刚成立时,只有3间旧房,3位教师,100多位学员。虽然县政府每年给老年大学拨专项办学经费,但这远远不够学校的正常开支。刘世英就和老干部局领导一起,到各个单位去拉赞助,他还风趣地说:“咱没钱,就舍上我这张老脸,去化缘。”他们骑着自行车,挨科局转,有时还要往乡镇跑。仅三四年时间,学校就筹集办学资金20多万元。2003年,县里将木器厂大院拨给老年大学使用,刘世英请来木匠瓦工,修门窗,做桌凳,雇人粉刷装修,改建了3间教室,又购置了17台电脑、30架电子琴、一架钢琴,开设了电脑、电子琴、英语、书法、绘画、文艺等6个班级。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老年大学,慢慢地学校显得太小了,远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刘世英又四处奔走呼吁,在县委县政府和老干部局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9月,老年大学搬进了老干部局活动中心大楼。现在学校使用面积1680平方米,有5间宽敞明亮的标准化教室,还有教师办公室、展览室、多功能活动大厅,开设的学习班涉及电脑、电子琴、文学、卫生保健、摄影等11个专业,拥有学员800多人。
提升“软件”
刘世英经常说:“抓好教学、提高质量是办好老年大学的生命线,是增强吸引力、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十几年来,他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年大学的教师,只有1人是借调的,其他都是聘请的兼职教师,报酬十分微薄。但是,刘世英对老师们格外关心爱护,学校还经常召开教师座谈会,举办教师培训班、研讨会。他不顾年老,经常到课堂听课,推广好的教学方法。他用自己的努力,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
老年人喜欢摄影的很多,每年都有六七十位老人报名学摄影,但好教师很缺乏。刘世英三顾茅庐,请来全国摄影协会会员孙庆山担任教师。孙老师既教理论,又教技术,还经常带学员外出采风。2010年,老年大学和县建设局联合举办“怀来县三年大变样成果摄影展”,其中32名学员的163幅摄影作品被展出并获奖,受到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十几年来,刘世英不断拓展办学思路,他认为“学校应该是老年人思想教育的阵地,更新知识的殿堂,强身健体的场所,安度晚年的乐园”。为此,在老年大学的基础上,学校又相继成立了老干部党校、家长学校、老年大学合唱团以及书法、绘画、摄影、太极拳等组织。温馨和谐的学校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帮助广大老年朋友陶冶了情操,重塑了自我,让他们获得了“第二次青春”。
“当校长是一种责任”
刘世英每年都要联系医院,为全校师生进行免费体检。每年重阳节期间,他都安排举行隆重的庆典,为80岁的学员祝寿、为金婚的学员夫妇庆贺。
刘校长关心别人,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他当校长,没有工资、没有奖金,纯属白干。由于多年的操劳,他患上了糖尿病、颈椎狭窄等多种疾病。2009年,他颈椎狭窄十分严重,走路困难,在北京住院做了手术。他的病情刚有好转,就又回到老年大学上班。老干部局领导被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动了,多次提出为他派车,接送他上下班,都被他谢绝了,他说:“局里车少,老同志、老病号比我更需要车,我能坚持。”
一些老朋友不理解他,有的人跟他开玩笑说:“一分钱也不挣,你图个啥?”对此,老校长表现得十分坦然,他说:“当校长,是一种责任,只要能为老年人做点儿事,我就高兴,其它我什么也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