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荆州6旬老人百幅画作赞关公 盼“关公”申遗成功
        正文浏览次数:573
  2014/12/10 23:28:3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虽然离中国荆州.国际关公文化学高峰论坛暨湖北壮腰工程招商大会召开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全市已经刮起了一股写关公、画关公、赞关公的潮流,营造了浓厚的祭奠关公的氛围。

 

  家住沙市区园林东路社区的熊国荣便带着他创作的《关公在荆州》连环画册,向记者讲述了他描绘关公的故事。

 

  关公情结始于偶然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关公也曾在荆州驻守十年,关公的故事已经深入到荆州老百姓的心里。

 

  熊国荣今年67岁,他创作的这本《关公在荆州》共由115幅作品组成,从与关公有关的历史遗迹到与关公有关的诗词,再到与关公有关的传说故事,内容涵盖的非常全。

 

  虽然这本连环画册用文图详尽地描绘了关公在荆州发生的故事,但是4年前,作者熊国荣也像很多荆州人一样,对关公的了解只是略知一二,并没有深入研究过。

 

  熊国荣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凭借兴趣爱好成为了我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他说,他在上学的时候,班主任就是美术老师,因为这个关系,他学习了素描,并从此对画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上班以后,他因为有画画的特长,经常负责厂里的黑板报制作。退休之后,画画也渐渐成为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就是琢磨如何画画,提升自己的画功。

 

  2008年,他绘制了奥运冠军《肖像漫画》。《肖像漫画》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神情,并用夸张的手法让人物特征更加鲜明,也正是这种幽默浪漫的表现手法,让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那段时间,我们荆州正在宣扬三国文化、关公文化,朋友就建议我为关公画画,也是宣传我们荆州的三国文化、关公文化。”熊国荣说,因为这个建议,他一画就是4年,从最开始20多幅与关公相关的故事,前后三次改稿,最终形成了现在由115幅书画组成的作品。

 

  画连环画盛赞关公

 

  说起为什么会采用连环画册的形式来描绘关公,他说,在荆州关于关公忠义仁勇的文字作品比比皆是,但是用连环画册来描绘关公的还没有。连环画册是一种大众文化阅读品,它采用文图并茂形式,非常直观地将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具有广泛的阅读人群,如果把文字作品比作是“阳春白雪”,那么连环画就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115幅作品全部都是用原始的手绘方法完成,他说:“我不是学者,也不是画家,只是一个业余的美术爱好者,对关公的了解也都是从儿时听到的评书和流传在民间的一些关公故事来的。”

 

  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各种各样关于关公的传说故事以及关公文化,这些在他接触之前只是略知一二,从未深入研究过,为了让他的画更加真实,更能展现出关公文化,他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查资料。这样,他从一名对关公略知一二的人也成为了一名关公学的研究者,经常为了求证关公传说故事的来源查阅各种书籍。

 

  就拿他这次改版后创作的关公显灵传说来说,为了确保传说的真实性,他查阅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万建中写的一篇文章《关公显灵传说在关公信仰中的作用》,根据这篇文章,他创作出《玉泉显灵》、《大战蚂蝗精》等5篇在民间脍炙人口的关公显灵传说故事。

 

  希望“关公”申遗成功

 

  荆州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具有代表性的就包括关公文化,关公在荆州驻扎十年,关公忠义仁勇的形象已经深深影响了荆州人。

 

  虽然现在全世界各地膜拜关公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关公文化的保护还是不容忽视,他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关公文化能成功申请成为世界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不仅荆州的关公文化可以得到保护,全世界跟关公有关的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领域,都会得到保护,这对于保护关公文化,持续广泛发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这次创作的关公显灵传说也是为了充实关公文化,因为申请关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相关的习俗、场所和故事,自古以来我们就有祭关公、拜关公的习俗,也有祭关公和拜关公的场所——关帝庙和关羽祠,而关于关公的一些民间故事也都是大意失荆州、刮骨疗毒等一些为人熟知的故事,在关公显灵传说这一块却很少,所以他根据传说故事制作了连环画,希望为关公文化申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孙颖/文杜波/图)

 

  (本文来源:荆州晚报 编辑:李欢)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