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隋清河老人这样“抄书”已经坚持了7年
隋清河今年63岁,年轻时就喜欢画画写字,从2005年起,退休在家的他开始抄写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共花费7年时间,用掉561本白纸本,终于在去年年底全部抄完。目前,他已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正在抄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最艰难时老师送他《水浒传》
6月13日上午,隋清河左手拿着放大镜照书,右手在写字台上铺好的4开白纸上,一笔一划地抄写。写字台旁的地上,堆着两大摞写满字的白纸本。“这些都是我抄写的四大名著。”隋清河说。
隋清河有些耳背,但非常健谈。他在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长大,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在他很小时就离开了人世,父亲也在他16岁时去世。
为了照顾8岁和4岁的两个弟弟,年仅16岁的隋清河初中没毕业就到镇里干起了体力活。那段日子里,隋清河相当沮丧。学校老师为了鼓励他,送给了他一本《水浒传》。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读完了这本书,并深深地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隋清河说。
受微雕大师影响练习书法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当年隋清河被招工来到白山市,他选择了收入较低的书画社工作,想要在这里学些手艺。
两年后,在白山市举办的一个大型书画展中,隋清河认识了微雕大师刘成源,并把他当成自己的偶象。
刘成源在白山一家工艺美术厂当业务厂长,23岁的隋清河便来到这家工艺美术厂工作。在刘成源的影响下,他开始练习硬笔书法。
两年后,隋清河被调到白山一家塑料厂上班,直到退休。“这段时间,我多遍阅读了四大名著,并开始坚持练习硬笔书法。”隋清河说。
561本白纸本“写”四大名著
退休后,隋清河开了一家美术装饰店,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回味自己读过的四大名著,然后把这些经典人物对白用笔抄写下来。
2004年,56岁的隋清河听力急剧减退,糖尿病病症加重,然后是视力减退。到了这年年末,他不得不将自己的美术装饰店关闭。
在家里也是闲不住,2005年,他决定抄写四大名著。为了节省纸张,他用16开的白纸本抄写,每天抄写3个小时,坚持了7年。直到2011年12月30日,四大名著全部抄写完毕。
“看着我抄写的这561本的四大名著,心里就有一种特别大的成就感。”带着这份成就感,今年1月,隋清河又开始抄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次,他用的是4开的大白纸,写之前先用红笔在上面打好格,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显得好看,整体感觉更像艺术作品,“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将来能留给孩子们一个念想。”
每天3小时笔耕不辍7年
王道成是隋清河的同学,“我非常喜欢隋清河的字,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练习硬笔书法,有时还去他家拿一本他写的字回家照着写。”
隋大鹏是隋清河的独生女,在她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有个性、有毅力的人,不喝酒不吸烟。父亲练字从来都不照着字帖练,他的字有自己的风格。
隋大鹏说,有一年父亲过生日,她送给父亲一套衣服,发现父亲并没有露出喜悦的表情,“这时我就想,老爸天天写字,可能喜欢钢笔吧。”于是,她立即到楼下的超市,花了10元钱买了一支超市里最贵的钢笔,回家送给父亲后,“当时,父亲乐呵呵地就接过了钢笔,还说最了解他心思的是我。”
隋大鹏说,虽然父亲退休后身体不好,但他连续7年每天都要坚持拿着放大镜照着书写上3个小时的字,这一点,真是很难得。(迟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