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养老中国网讯:安立盛,一位已经69岁的老人,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多次被评为“学雷锋的标兵”,荣誉的光环对他来说已经数不胜数了,荣誉证书也早已经摞成了摞。他是如此亲切,骨子里透出的是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烟台的“老典型”,安立盛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1943年出生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烟台市委授予学雷锋标兵称号。2006年被授予烟台市十大杰出志愿者,2008年被授予烟台十佳好人称号。
因为“小巷总理”被市民所熟知
早在1963年6月1日,当时的《烟台工人报》以两个整版发表了通讯《立志学习雷锋的安立盛》和社论《要象安立盛那样学雷锋》。从此,作为烟台学雷锋的典型人物,安立盛的名字开始为港城千家万户慢慢熟悉起来。
70年代,安立盛又一次被作为典型树了起来,这源于60年代末的一次投弹演习。
进入八九十年代,在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形势下,很多人都忽略了雷锋精神,更多奔向物质欲望。而他却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的理念,资助贫困孩子,抓小偷维护社会治安……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所在的小区邻里关系融洽了、团结了,并被芝罘区多次授予“文明楼”的称号,居民打心眼里喜欢这位身边的“小巷总理”。
年近7旬仍带领居民掏下水道
安立盛说,自己这一辈子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家财万贯,飞黄腾达,但是想想这一辈子做的那些事情,心里感觉很踏实、很快乐。
现在他已经年近7旬,按理说应该在家里安享天年,休息一下了,但是他并没有如此。他说,他不能躺在自己的荣誉簿上过日子,人活着就要有点追求,而他的追求就是“一辈子学雷锋”,直到自己干不动的时候。而现实生活中,他也一直在践行自己的承诺。
前不久社区的下水道堵住了,污水从井盖涌了出来,臭气熏天。但是,由于他们小区年代比较久远,各种管理费用也难以收齐。所以,当他们叫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疏导时,需要交纳300元的费用。但居住在这个社区的大部分是老人,都觉得交这个费用有点不舍得。于是他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将下水道清理了出来,将一车车的污物推送至垃圾箱。
社区一位叫衣荣花的贫困老人,平日就靠低保维持生活,有天不小心磕到脚,伤到了骨头,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不舍得买药看医生。安立盛得知后,自己掏钱去买了400元钱的药给她送了过去。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从安立盛的日记本上,记者看到了一笔笔帮助他人的支出。用安立盛的话来说,他虽然也不富裕,但是能帮的就一定尽力去帮一下。他之所以这么大岁数还出去工作,就是为多挣点钱,能够多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