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希杰正在烫葫芦。
通讯员 李和平 摄
本报记者 张运乾
说到葫芦,您可能并不陌生,但是用烙铁在葫芦表面烫图案、文字,您见过吗?石家庄的王希杰,就能用烙铁在葫芦上烫出各种古诗、名联以及书法作品。
王希杰今年78岁,1995年从新奥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2011年年初,王希杰的朋友送给他一套烫有山水、名胜古迹图案的葫芦。“我一看就非常喜欢。朋友对我说,你有书法功底,何不试着烫葫芦?”王希杰说,随后,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他开始尝试烫葫芦。
王希杰刚开始烫葫芦,遇到了不少困难。“除了要把握大、小烙铁头的火候,还要考虑葫芦烫上字后的美观。”王希杰说,关键是往葫芦上烫字,不像在纸上写字,可以涂改,所以,往葫芦上烫字绝不允许有半点儿马虎。另外,葫芦表面有一定弧度,开始烫出的葫芦,字都不在一个“平面”上。通过练习,王希杰发现,应该先烫“竖”,后烫“横”,然后再烫“撇”、“捺”、“点”,这样容易把字都找正,行、列之间也好看。
“因为我烫的葫芦上都是古诗、名联、书法等内容,所以我烫的葫芦称之为‘诗书工艺葫芦’。”
为了方便查找资料、素材,王希杰把古诗、名联、格言等,分类整理了厚厚一大本。“光这些资料,我整理了近1年的时间。有段时间,为了尽快整理完成,每天我最多睡4个小时。”
王希杰说,他制作的“诗书工艺葫芦”,以七言绝句、名联为主,每个葫芦上最多能烫六首绝句。烫出的字以楷体为主,篆书为辅,以达到内容丰富、外形美观的特点。
王希杰说,“诗书工艺葫芦”多采用高度为30厘米左右的葫芦,内容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制作,每套大概6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