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任吉林市委副秘书长的陈淳,两次被委派兼任市国企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次被委派兼任市企业和社会稳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2001年到2005年,他筹措资金1800多万元,帮助桃源新村小区570余户居民顺利实现回迁;顶着“汽油瓶”的威胁,他帮助原吉林制药厂1400余名职工和900余名退休人员解决了安置问题;亲自主持开了10多次协调会,帮助原吉林市低压锅炉厂的职工理顺企业法人……陈淳说,他已记不清接待过多少起上访案件,帮助过多少人解决难题。
他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市“优秀勤廉公仆”等荣誉称号。2007年,省委作出了开展向陈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0年,60岁的陈淳退休了,他被吉林市委、市政府返聘为工作顾问。在信访工作方面,他成为顾问组总顾问,为市委领导决策提供相应意见。此外,他还负责吉林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2011年1月,陈淳与吴天祥、张云泉3人,成为国家信访局信访工作研究员。
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面,陈淳有一个信条:不为群众解决问题,一切都是空的。2011年夏天,吉林市运河里小区有几户居民房顶漏水。他们想动用房屋基金进行维修,却不能达到2/3业户同意的要求。连续上访无果,最终事情到了陈淳面前。他多次到小区调研,与持不同意见的居民座谈,最终协调解决了此事。
“我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做一个‘传送带’。现在了解过去情况的老同志已经比较少了,我要做的,就是为新同志提供一些经验与帮助,让他们能够逐步接替我的工作。”陈淳说,自己在站最后一班岗,“站好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