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商报讯 九龙坡一小区有一位68岁的老人,他是小区另58位老人的“保姆”,为了更好的让老人们安享晚年,他一手建立起小区的“托老所”……近日,孝顺儿子两次都希望他能去享福,可他都拒绝了,因为他放不下老街坊邻居,放不下这群需要照顾的老人。
昨日,记者来到九龙坡区石油小区,这里一共有200多户居民,以退休老人居多。据了解,小区是西南石油川东钻探公司重庆办事处的旧职工宿舍楼。68岁的刘黔基告诉记者,自从2005年退休后,他便主动接手单位退休职工及其家属的管理工作。
2009年,刘黔基提出为老人们建一个能开展集体活动的场所,得到了单位与社区的支持,将曾经的食堂改造出来。虽然只有三室一厅约130平方米,但对这些老人来说,已经很理想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有卡拉OK房、电视机房、阅览室、棋牌室等。“每天到了晚上7点,这里就坐满了看电视的老人,热闹得很。”今年77岁的程家信对记者说。
“我们小区老人多,而且大多都没有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刘黔基介绍,小区70岁以上老人47个,80以上的8个,90岁以上有3个。而他就是这些老人的“保姆”。刘黔基说,他有个本子专门用来记载每一位老人的资料、生日等,本子里还夹着几十张卡片,“这是自制的户籍式管理卡。”
为了方便老人有事找他,他除了随身携带的手机之外,还开通了2部座机,“58位老人和负责相关工作的社区干部的联系方式都在里面。”刘黔基说,他有时一天会接到10多个电话,可就算老人们深夜打来,他也会一掀被子立马前往,“无论是生病,还是维修家电,都是我在负责,我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联系专业人士帮忙。”
为给老人们排忧解难,刘黔基拒绝去儿子儿媳的新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