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武汉老人当义务入殓师 17年默默送走291位逝者
        正文浏览次数:173
  2014/12/10 23:29: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武汉老人当义务入殓师 17年默默送走291位逝者

图为:76岁的志愿老人朱信洲,义务帮居民诊疗 摄影:记者萧颢

    昨天是国际志愿者日。阳光,还有爱心,温暖着冬日的江城。
活跃三镇的60多万名志愿者,为这个冬日自豪。在这支志愿者大军中,我们走近了一位76岁老人,他叫朱信洲,一名退休医生,他从事的是一项特殊的志愿服务——殡葬。17年里,这位老人义务为社区逝者化妆整仪,为意外亡者缝补断肢,默默照拂一个个亡灵安息。

    让逝者有尊严地“走”

    昨日下午,青山武东街航舵社区。记者见到朱信洲老人时,他正入户为残疾老人彭枝花检查身体,义诊也是他的志愿服务内容。一件单薄的白大褂罩在毛衣外,瘦削但矍铄。

   “刚成立这个服务队时,还不兴叫志愿者,叫红白喜事服务队。”老人似不太在意“国际志愿者日”,淡淡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

    义务殡葬,缘于一次处置意外。朱信洲是南京人,1964年从南京铁道医学院分配到青山471厂职工医院,1976年的一天,医院突然送来一位工人,机器轧断双腿,不治身亡。此时,逝者家属正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担任院长的朱信洲在太平间里,将这位工友的腿一针针接起来,“当时只想着,要让逝者有尊严的走,让家属心里好受些”。

    1996年,朱信洲退休。他说服两名退休同事,办起这支义务殡葬服务队,洗澡,穿衣,整仪,联系殡仪馆,操办遗体告别仪式。

    除夕之夜“送”亡灵

   “17年来,他已经送走了291位,却不收一分钱礼金。”航舵社区居委会主任许明霞说。

    有一年除夕夜,朱信洲刚与家人吃团年饭,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社区居民李明烟患直肠癌去世。他立即赶过去,见逝者七窍流血,家属在一旁手足无措。他用棉花将出血口堵住,为其擦洗身子,换上寿衣,直忙到深夜。

    家人也曾不解。一次朱信洲帮逝者穿寿衣时,不小心逝者的手触到脸上,“过几天老伴的腿突然摔了,她怨我把外面的晦气带到家里”。他安慰老伴后,一如既往奔波逝者家中。

曾耐心花一个钟头,帮一位肝腹水逝者穿上寿衣;曾饱含泪水,为工友缝上被火车碾落的头颈……朱信洲的一个小本上,记着每一位逝者的名字,笔迹工整而慎重。一则记录如此:1998年5月24日,为3岁男孩小涛入殓,孩子患骨癌去世,尽量动作轻柔,不弄疼熟睡的小生命……

调解纠纷被咬“断”手指

朱信洲还是义诊医生和矛盾调解员。老人常骑自行车在社区转,随身带“三宝”:听诊器、血压器和体温计。社区邻居有个头疼脑热,都愿找他检查,遇上行动不便的患者就上门服务。

相对义诊医生,义务调解员没少让老人吃苦头。一次,一对夫妻吵架,居委会请他去调解,当时妻子死死掐住丈夫,朱信洲上前试图拉开时却被咬住右手无名指,生生咬断,最后缝七针才保住手指。“一到冬天,这个断指就冻伤。”朱信洲笑着伸出这只缝上的断指,果然已冻得红肿。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