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在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街道立新社区有位侯钦才老人,他大半辈子从事修理钢笔行业,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他仍坚持着每天摆摊修笔。
修钢笔,这一淡出人们视野的“老行当”,被修笔师傅侯钦才坚守着。12月18日中午,记者在新声路口处见到他时,他正在为一位刚刚放学的一位中学生修理钢笔。也许是长期“执笔”的缘故,他那写满沧桑的修长脸廓、夹白稀疏的头发、戴着一副老花镜,加上豁达开朗的笑容,平易近人的老人身上透着几分儒雅之气。一个1米多长的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钢笔配件及维修工具,旁边放着一个较为破旧的挎包和一个水壶。这就是老人修钢笔的全部家当。
据老人讲,他16岁就进了上海英雄钢笔厂当学徒工,解放后回家就靠学到的手艺养家糊口,到现在修笔已有55年历史。现在,在枣庄老城区几乎看不到修理钢笔人了,做修笔这行是个薄利行业,虽然谈不上赚钱,但是以笔为伴却让老人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老人说,只要能干的动,这修钢笔的营生他一直要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