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天津1月28日电 84岁的老党员赵章义坚持24年为社区居民提供自行车维修服务,已被评为天津市“百名优秀志愿者”,其事迹在当地传为美谈。
1月27日,天津寒风刺骨,气温零下4摄氏度,记者见到赵章义时,他正在和平区解放路社区的摊位上为社区居民高建忠修理自行车,一旁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修车找赵大爷”几个大字,还留下联系方式。“知道赵伯名字的人也许不多,但是只要提起修车的赵大爷,社区里无论大人、小孩都知道,要是没有赵伯,咱们车坏了真不知道到哪儿修。”高建忠说。
1929年出生的赵章义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九死一生让他把名利看得很淡。退休之前,赵章义一直在天津市勘察院工作,主要从事地质勘察、工程测量,一直做到中层干部。那时候大多数职工骑自行车上班,勘察院专门雇了修车师傅帮大家修理自行车,喜欢钻研又乐于助人的赵章义经常帮修车师傅打下手,就这样边看边学,自己也成为半个行家。
新生活从退休后开始,尽管每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金,可以就此颐养天年,但不甘平淡生活的赵章义不改党员本色,把帮助别人排忧解难当做自己的幸福。解放路社区曾经有一名修车的薛师傅,后来由于身体原因做不动了,于是赵章义接过了为社区居民修理自行车的活计,而这一做就是24年。
“党员就是要给群众做点事,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这朴实的话语道出赵章义的心声。64岁的王俊和赵章义熟识多年,他告诉记者,赵章义除了修车之外,还热心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社区里有一位90多岁行动不便的老大爷,赵章义坚持每隔一段时间就去走访,嘘寒问暖,帮忙捎去一些东西,直到去年老人住进养老院。“好人能做到赵大爷这个份儿上,真是很不容易。”谈及赵章义的凡人善举,王俊很是感慨。
赵章义有两辆自行车,平时社区居民自行车坏了遇有急事,他会把自己的自行车借给大家,车修好后再主动帮忙停放到各家门前。有时候外出钓鱼,他会把一块小黑板摆在车摊前,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只要居民有需要,赵章义就会赶回来。最忙的时候,一天他要修10多辆自行车。
“赵大爷,天凉了,多注意点儿,最近先不要修了。”采访时,不时有社区居民经过赵章义的修车摊,大家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一如相识多年的朋友。赵章义说:“做好事没有其他想法,给大伙儿服务了,大家的一句感谢,说你一句好,心里真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