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河滨公园东门,每天上午都会聚集一拨老年人玩太极柔力球,其中大多是女性。在为数不多的男性中,玩得最熟练、最美观的便是今年65岁的老人刘金圈。他是我市这项运动的带头人和传播者。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目前我市太极柔力球运动习练者达数千人,每天坚持锻炼的也有500余人。
昨天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河滨公园东门悠扬的音乐像往常一样响起。记者来到这里时,刘金圈正带领大家一起玩柔力球。只见他双手各持一球拍,球在空中和两个拍子之间飞舞。说起柔力球,刘金圈兴奋不已,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了起来。
◆退休后的迷茫
2003年,在湛河区教育系统工作的刘金圈退居二线。以前上班忙忙碌碌,突然不上班了很不适应。刘金圈在家里吃饭无味、睡觉不安,常常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刘金圈说:“当时就感到空虚、无聊、烦躁,心里抓挠得慌。”
2004年,刘金圈在家闷出了病来。食道炎、胃炎等病症都找上了门。住院期间,刘金圈想,这样下去不行,得找个事儿做。出院后,经亲戚介绍刘金圈找了个看仓库的活儿。刘金圈说:“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至少每天有事可做。”这样一直坚持到年底,他不干了。刘金圈说:“这不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
2005年,刘金圈在河滨公园转悠,见不少老年人在运动。有羽毛球、太极拳、太极剑、抖空竹等。刘金圈想,找个运动项目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一开始,他对什么都感兴趣,可一个项目没练多长时间就放弃了。
◆初识太极柔力球
2006年,刘金圈和老伴去北京女儿家小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老伴在北海公园玩,发现了太极柔力球这项运动。许多老人在一起玩柔力球,很开心,动作柔和、美观,而且这项运动运动量不大,很适合老年人玩,这让刘金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金圈说:“当时也没想到要在咱市发展,只是感觉挺新奇,试着玩了几把,感觉不错。”
回来后刘金圈便在网上查阅了太极柔力球的资料。原来,太极柔力球由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始创于1991年,后通过了原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2000年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这项运动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刘金圈告诉记者,柔力球项目在运动中,每一次的收力、发力、接球、送球都是一次对心理的修炼,使每一参与者都能享受到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和酣畅自如的肢体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柔力球玩出老年风采
“这运动不错,在咱市还是个空白。”刘金圈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尝试着学习柔力球。
器材买不到,他就让女儿从北京购买再寄回来。刘金圈说:“女儿很支持我,第一次就给我寄了10多套球拍。还邮寄了学习光盘。”刘金圈和老伴开始在家练习,之后来到河滨公园玩耍。这项运动经过展示,引起了众多老年人的兴趣,纷纷询问请教。刘金圈就把器材分发给大家,一起学习、玩耍。习练的人越来越多,他几次三番请女儿给他邮寄器材。
在刘金圈的带领下,河滨公园有了一支固定的柔力球运动队,他将自己的辅导站命名为“天天乐太极柔力球辅导站”,希望参与习练的人们天天快乐。
刘金圈说:“自从习练了柔力球后,我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老年生活,找到了快乐。”这些年,刘金圈通过柔力球锻炼,身体越来越棒,头疼发热都不曾有过。刘金圈告诉记者,柔力球让他收获很大,以前的顽疾统统消失,越发显得年轻;在这个集体中,大家相互交流,每个人都感到了快乐和温暖。
如今,柔力球已经成了我市老年人主流运动项目之一。刘金圈说:“我没有想到,柔力球能在咱市发展如此红火。原先也就是想给自己找个娱乐项目。”
2012年12月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立,刘金圈担任了副主席兼秘书长。他说,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就是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来科学指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刘金圈说:“我感觉责任重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队伍中。让我们的老年生活玩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