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9年3月的一天,我正在学校操场上跳秧歌,黄萍老师走到我身边,说:“小孙,华北军政大学的杨特老师要找你谈谈参军的事。”当我走进教务处时,一位衣帽整洁、慈祥可亲的中年军人对我说:“你是小孙同学吧!”我说:“杨老师,您好!”于是我们双双坐下,他便开始给我讲述华北军政大学的校史及其办学方向。他说,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使我军基层政治、军事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军委决定在华北军政大学组建青年总队。招收知识青年和大、中学校学生应征入伍,经过严格的正规化政治、军事培训,分配到全军,充实基层干部队伍。
杨老师讲完后,征求我的意见,问我是否愿意到军政大学学习,并委托我动员一部分同学前往。当时在学校动员参军的有第四野战军文工团、炮师文工团、南下工作团等不少部队的工作人员。在我的启发动员下,1949年3月29日,有15名同学乘车到北京长辛店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报到。
我被分到二大队六中队三支队,担任班长。至此,我走上了革命之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光荣的战士。
这是我入伍第一天的留影。孙欣楠/文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