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退休老教师四年凿出登山路
        正文浏览次数:287
  2014/12/10 23:29:37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从章丘市南部山区的胡山脚下拾阶而上,山石凿出的石板路顺山势蜿蜒,凿痕质朴,古意十足。这条长七八里的山路,正是胡山脚下文祖镇马家峪村的退休教师马道沁(上图)耗费4年时间亲手凿成的。   2002年春天,马道沁萌生了从胡山阳面修路、方便村民和外地人登山的想法。2008年农历九月初九,马道沁扛着镐头上了山。“我特意选了这一天开工,就是想老有所为,力所能及地做些有用的事。”   山脚多泥土,马道沁用铁锨把泥土翻平,再捡走较大的碎石,一个多星期后,一条蜿蜒的土路便出现在村后。但一场大雨后,小路因雨水冲刷和牛羊踩踏,竟找不到修葺过的影子,只得全部重来。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他淋得措手不及,他就在山腰森林处用树枝搭建了一个临时窝棚,盖上柴草和塑料布,用于避雨休息。还给窝棚题了“乐在其中”几个字,每逢下雨,他便藏身窝棚,悠然观山听雨。   坡度超过60度,道路必须垫出台阶才能上去。马道沁没钱请工程队,看着满山的石头,他想到了就地取材、凿石铺路。他请来两位干过石匠的老伙计,三人上阵,你一锤我一锤地慢慢开凿。十几天后,山坡上的山石被凿成了一块块石板。越往上山坡越陡,马道沁和两个老伙计把两根圆木垫到大石下,慢慢推到台阶附近,再搬过去铺上。不平的地方,就砸点碎石子垫结实。最大的石头超过千斤,老人实在推不动,就用钢钎和铁棍撬起边,一点一点挪到台阶处。老伙计们被他义务修路的精神感动,提出不想收他用退休金支付的工钱。马道沁不肯,他们不得不象征性收取一点费用。   一千多个日夜,像“蚂蚁搬家”一样,马道沁在这条长约七八里的山路上先后修了土路、石阶路。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一条山路终于从马道沁家的大门延伸到胡山巅峰。每段路,他都起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在茂密森林处那段巨石垒成的石阶路被称为“林海云梯”,临近登顶的一段石阶称为“八步紧”,意思是再多走八步就能到达山顶。   有了这条通往山顶的石板路,近几年到胡山的游人慢慢多了,深藏在丛林中的西山门、龟驼碑、老君祠等遗迹亦被发现保护起来。很多人问马道沁老人,自掏腰包修路,到底图啥?他说,看到有人从他修的路上走过,就感到满足。如今,登山路修完了,他还是每天扛着镢镐上山养护山路,继续方便他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