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不“离休”的“三好老人”
        正文浏览次数:554
  2014/12/10 23:29:39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黑暗……”从当年投身革命到现在,肖龙兴获无数荣誉。在感慨“应该归功于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之时,老人不禁唱起了革命老歌《跟着共产党走》。
  嗓门很高,充满力量,让人很难相信老人已年过九旬。
  “夕阳霞光映青山,鹤发余晖显童颜”,肖龙兴用自创诗歌来形容自己的离休生活状态。无论在家庭、在干休所,还是在社会中,肖龙兴都以自己“不褪色”、“不离休”的行动,演绎着“一名爱学习的好党员、一位严待善待子女的好家长、一个一身正气的好人”等角色,向周围的人、向社会传递着向善正能量。
  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离休的党员
  肖龙兴的精神状态好,但身上的毛病不少,高血压、失眠、腰椎间盘突出,心脏也不好,但这并不能阻止他学习的热情。
  肖老常对干休所官兵讲,人老了身体器官退化是自然规律,但作为一名老党员,思想不能“退化”,只有离休的干部,没有离休的党员。
  生活中,失眠都成了他学习的好机会。每次夜深睡不着,他都会起身拿起书籍、报刊、文献逐字逐句地看。他自费订阅了党报、军报等8份报纸杂志,学习中央最新精神。他每天都要收听、收看新闻,关注和分析国内社会现象和国际形势。平时,他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干休所组织的集体活动,临时外出或生病都会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肖龙兴把干休所汇编的十八大学习资料读了一遍又一遍,经常与登门走访的干休所领导和工作人员交流心得体会。对老人的学习激情,干休所官兵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肖老虽已90多岁高龄,但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些现实问题的分析理解,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肖老是我们党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自1978年离休后,肖龙兴先后被聘为驻苏部队、党政机关和学校等单位的“编外”政治辅导员。为增强授课针对性和有效性,事先他都深入调查研究、时常备课到深夜,努力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离休以来,肖老先后为各级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群众等作革命传统报告160多场。
  对家人吝啬,我能留给你们的是精神遗产  多年来,肖老一直对自己很“抠”,节衣缩食;而在帮困助学等公益事业上却出奇的大方,几乎耗尽了家中积蓄。子女们常常劝他:“现在有谁还穿打补丁的衣服?”老人却说:“打补丁有什么要紧?穿着舒服就可以了。”
  一个曾“光顾”过肖家的窃贼在落网后感叹:没想到一个师级离休干部对别人那么大方,自己却那么穷酸,家里连一件值钱的东西都找不到。
  肖龙兴对家人也很“吝啬”。1989年,肖龙兴的大女婿因病不幸离世,小外孙女当时才9岁。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孩子尚小,作为长辈,应该伸手帮帮女儿。悲痛之余,老伴想拿些钱给女儿补贴家用,但肖龙兴犹豫再三还是没同意。他对老伴说,我们在精神上应该安慰鼓励她,但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要她自己去用肩膀扛。
  有一年,肖龙兴的五弟急匆匆地从泰兴老家赶来借钱,想办养殖场致富,希望借五千元作为启动资金,不想,得到的是“五弟对不起”的答复。看着屋内的旧电视、破家具,五弟连声感叹原来哥哥的生活并不是“大富大贵”。再看看哥嫂面前一碗泡粥、一碟酱菜,五弟的怨气顿时消退很多。
  肖龙兴的孙女考上了大学,老人没什么特别礼物,拿出荣誉证书、奖章和受助贫困学子的来信,对孙女说:“爷爷去世后,没什么金钱财富留给你们,这就是留给你们的财富。”
  在家中肖龙兴还不忘“亮出”党员身份教育子女。肖龙兴的大家庭共有5名党员,每逢家庭聚会,他总是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告诫、提醒自己和子女们,要时刻想着在党旗下的誓言,时刻不忘党的教诲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子女们笑说:“父亲是我们家永远不退休的党小组长!”
  在肖龙兴的影响下,家人们也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着爱心。他的家庭还被授予“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对于持续捐助的大学生,肖龙兴总担心自己活不到他们毕业,而老伴韩素英说:“老肖你放心,你走了还有我,我不在了,还有我们的孩子……”
  讲正气树新风期待更多的“长城砖”
  “爸爸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非常深恶痛绝!”肖龙兴的小女儿肖黎前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父母有次到了她家小住几天。自己因为生意上的往来,需要去“打点”,正好被父亲听到,肖龙兴十分生气地教育了她一顿,还差点砸了她家客厅的镜子。
  每当老人看到有人见义勇为后,家庭却陷入困境或受了委屈之时,他总是很气愤。肖龙兴认为,这些对弘扬社会正气是一个不小的负面影响,大家都有责任、有义务不让英雄流汗、流血再流泪。
  1994年6月,肖龙兴夫妇捐出离休后的第一笔捐款:向全国见义勇为基金会捐出200元个人积蓄。在当时,200元钱不算是小数目。几天后,有些风言风语传到肖龙兴夫妇耳中:“把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白花花的银子送到别人口袋里,老头子傻乎乎的,难道持家的老婆子也搭错了筋?”这些闲言碎语令肖老夫妇很气愤,也更加激起他们的斗志,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一次次行动,作出响亮的回应。
  肖龙兴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树立一种新风,我们只是一块不惹人注目的“长城砖”,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堆垒“长城砖”的行列,一影响十,十影响百,百影响千,千影响万……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