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七旬老人闲不住发展健身队伍有一套
        正文浏览次数:596
  2014/12/10 23:29:4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郑州)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全运会不但有金牌争夺,更要推动全民运动健身的发展。除了在全运会期间表彰群体运动先进个人,在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上,广播体操(上图)、健美操(下图)都成了表演节目。

  全运会不但有金牌争夺,更要推动全民运动健身的发展。除了在全运会期间表彰群体运动先进个人,在本届全运会的开幕式上,广播体操(上图)、健美操(下图)都成了表演节目。




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 任磊 王玮皓 文     平伟 摄影     本报沈阳专电 “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71岁的郑州铁路局退休职工王爱芳,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她能参加全运会,并且还得到了总书记习近平的会见。     8月31日上午,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沈阳会见了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王爱芳,就是其中之一。“激动得没法”,王爱芳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她也有一丝遗憾;就是胾o;就是没有握上手”。     与王爱芳一起参加表彰会的,还有来自孟津县老年体育协会的潘兆民、安阳殷都太极拳俱乐部的史晓明、漯河市体育指导员协会的曹存正、焦作体校田径教练张鹏等十一位河南群众体育的优秀代表。     第一代女火车司机 曾是专业运动员     王爱芳的头衔很多—中国第一代女火车司机、河南省社会体育优秀指导员、河南省健身气功先进个人、全国健身气功先进个人、铁道部先进体育工作者等。     1976年3月8日,“三八包乘组”成立,司机、副司机,清一色20岁左右的姑娘,新中国千里铁道线上,自此有了第一代女火车司机,王爱芳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的一个车队七台火车,十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回忆往事,王爱芳十分自豪,“我还当选了‘三八红旗手’。”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代女火车司机,王爱芳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少辉煌时刻。     而在成为火车司机之前,王爱芳曾是一名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我在1965年就参加过全国比赛,当时获得了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六名的成绩”。因为成绩突出,王爱芳还短暂进入自行车国家队,“后来在训练中受了伤,也就退役了”。     经常组织健身活动 不但喜爱并为感恩     上世纪九十年代,王爱芳在退休后开始组织离退休职工开展体育活动,这一组织就是11年。     “我就是闲不住”,王爱芳说得很朴实,“不图名,也不图利,就是喜欢,能让大家都出来活动活动,锻炼身体,同志们少生病,为单位和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在王爱芳的努力下,太极拳队、剑队、文艺队相继组建起来。十几年来,郑州铁路局由原来仅有十几个人的一个健身站点,发展成为目前分布郑州三十多个社区两千多人的郑州铁路局郑铁养生委员会。特别是近两年来,在王爱芳的推动下,太乙拳研究会的1000余名会员也加入到郑铁养生委员会队伍当中。目前,由王爱芳所组织的健身队伍,已经发展到近8000人,经常代表河南参加国内外体育健身活动。     论起年龄,王爱芳只能说大概71岁,“我从小就被父母卖了,到现在也没找到老家。”所以,干了这么多公益性的工作,王爱芳说,初衷很简单,就是“喜欢”和“感恩”。“多写写我的伙计们,”王爱芳很谦虚,“我就是个小兵小卒,工作都是大家干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王爱芳:河南体育会更好       63岁的潘兆民,是孟津县老年体育协会主席。在他的推动下,孟津县约有150支队伍、1.5万余人“耍”起了柔力球。51岁的史晓明,在安阳推广太极拳运动,使安阳成为全国太极拳运动的强市,俱乐部会员发展到1300余人。焦作体校的田径教练张鹏,在任教练的8年时间里,培养的运动员获得洲际比赛亚军2个、季军1个,全国冠军9个,省级冠军90余个,省运会冠军20个。     “现在咱省对体育可重视,今年光社会指导员讲课就办了十来期,比过去多了好多,”谈起河南体育,王爱芳很有信心,“只有基础好了,咱们在全运会上才能拿更多金牌,我相信,河南体育会更好!”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活动自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开始,每4年表彰一次,已连续在5届全运会期间进行表彰。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期间,共表彰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978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496名、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70个、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45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